[實用新型]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23205.6 | 申請日: | 2010-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348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獻芳;丘昌強;龍萬明;張業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綠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武漢帥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流 人工 生態 濕地 雙管 浸潤 式布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應用在環保領域中的一種潛流式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廢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水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為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十分迫切,治理技術和水平十分重要。?
目前處理污水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和生化法兩大類。而生化法中又以傳統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技術為主,但該技術工程投資大、耗能高、運行管理要求高,對于技術資金力量薄弱的中小城市和鄉鎮來說應用此種技術建設和運行都十分困難,而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調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尤其是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效率高、環境無污染。但該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運行中污水容易短流和運行一段時間后造成系統堵塞、污水處理效率下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應用在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中,解決了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運行中的短流問題、堵塞問題、運行中系統布水不均的問題及污水處理效果和效率下降的問題,使系統能長期穩定高效地運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將直徑一大一小的兩根管子,管上等距離打孔,然后再將兩根管子相套,直徑大的管子在外,直徑小的管放在大管子內,內管一端連接封頭。?
如上所述的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內外管構成的單元,將多個單元的內管一端均與管道相連接。?
污水經內管流入再從內管孔溢流至外管然后從外管幾何形狀布水孔中均勻溢水,使污水能均勻地與濕地的填料充分接觸,達到均勻布水、不短流,同時在內管內的沉淀物質可通過打開下排水管兩端閥門定期沖洗排出,從而實現系統永不堵塞,使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系統達到長期穩定、高效的運行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圖。?
圖2為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平面布置圖。?
圖3為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塑料內管1;內管孔1.1;塑料外管2;外管孔2.1;塑料封口端板3,封頭4。?
圖2中:管道5。?
圖3中:閥門6;下層布水管7;進水管8;上層布水管9;管道接頭10。?
?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是應用在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中的一種潛流式的布水技術裝置。具體實施方法是將此布水裝置水平連接放置在濕地系統的上層填料與下層填料中間。當污水通過內管1分配到外管2再經過外管布水孔2.1均勻出水分布到上、下層填料中,使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均勻配水不形成短流,不堵塞通過填料中形成的生物共生系統來凈化水質。?
操作方法:?
1.鋪好下層填料。?
2.將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雙管浸潤式布水器水平放在下層填料上。?
3.根據污水處理量確定布水器單元數量進行水平連接、垂直連接,預留進、出水口。?
4.鋪上上層填料,接通進、出水管。?
系統維護:?
1.經常檢查進水口和出水口。?
2.定期沖洗下排水管,保持水流暢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綠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綠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32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