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心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19723.0 | 申請日: | 2010-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50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憲坤;劉殿魁;盧紅波;陳云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4 | 分類號: | F04D29/44;F04D29/22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蘭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在同樣流量的條件下改變揚程大小,提高工作效率的離心泵。
背景技術:
離心泵作為一種通用機械,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給排水、石油、化工、城建、鋼鐵、煤炭等各個工業企業、農業灌溉、交通車船等等幾乎有水有液體使用的場合,都離不開離心泵。改善其使用效率,對節約能源有極大的意義,為了提高泵的效率,人們在泵體、葉輪的流體力學設計方面幾乎絞盡腦汁地進行努力,這方面多年來,乃至今后仍是泵設計者、使用者、制造者的奮斗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離心泵,可以在同樣流量的條件下改變離心泵揚程大小,以適應系統工程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時還可以清除泵前進口和出口的漩渦流動損失,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實現的:
一種離心泵,包括泵體3,其中,泵體3的進口與進水管1之間裝有前整流器2,泵體3的出口與出水管6之間裝有后整流器5。
前整流器2主要由導流錐,葉柵4及外殼組成。
后整流器5由葉柵7和外殼組成。
前整流器2的葉柵4為機翼型,前后緣為減薄的圓頭、中間厚的流線體形狀,使流體流動摩擦損失盡量小,且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葉柵4厚度應在保證剛度、強度的前提下盡量小,以減少對流道的堵塞。葉柵4上的葉片數為4~12個,旋流角為+60°~-60°。
后整流器5的葉柵7為直的機翼型,葉片高度為0.5~10cm,葉片數為4~10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積極效果是:
本離心泵在不改動泵體本身內部構造,即不改變葉輪、泵體的前提下,對現有離心泵加裝前后整流器,結構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省時省力。前后整流器的葉柵橫剖面為機翼型,前后緣為減薄的圓頭、中間厚的流線體形狀,使流體流動摩擦損失盡量小,且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可以在同樣流量的條件下改變離心泵揚程大小,以適應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時還可以清除泵前進口和出口的漩渦流動損失,提高水力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前整流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整流器示意圖。
圖3為前整流器的葉柵剖視圖。
圖4為后整流器的葉柵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
由圖1和圖2、圖3、圖4和圖5可以看出,本離心泵,包括泵體3,其中,泵體3的進口與進水管1之間裝有前整流器2,泵體3的出口與出水管6之間裝有后整流器5。前整流器2主要由導流錐,葉柵4及外殼組成。
由圖3可以看出,前整流器2的葉柵4為機翼型,前后緣為減薄的圓頭、中間厚的流線體形狀,使流體流動摩擦損失盡量小,且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葉柵4厚度與在保證剛度、強度的前提下盡量小,以減少對流道的堵塞。葉柵4上的葉片數為7個,旋流角為+60°--60°,旋流角大于零時,揚程減少,泵效率提高;旋流角小于零時,揚程提高,泵效率下降。旋流角的數值根據原泵及要求改變的揚程經優化計算選定。
為了改變泵的流量也可以調整結構尺寸,為了減少進口流動沖擊損失,通常設計中要求導流錐錐體直徑等于葉輪輪轂進口直徑,具體最佳數值應根據泵的具體參數及結構尺寸大小經優化計算選定。
作為定型的批量產品也可把外殼和進口管合為一體鑄造,免去安裝法蘭,可以減少重量節省材料。但對已經正在使用的水泵進行節能改造,則必須獨立制造和安裝。
由圖2、圖4和圖5可以看出,后整流器5的葉柵7為直機翼型,葉片高度為0.8cm,葉片數為8個。它裝在泵體出口和出水管之間,若作為定型批量產品也可和出水管合鑄成一體,以簡化安裝,節省材料和重量,只有對在用水泵改進時,則必須另外制造和安裝。后整流器5由葉柵7和外殼組成。
其原理基于離心泵的出口均存在“射流—尾跡”流動現象。“尾跡”成為泵出口流動摻混損失的重要原因,限制其發生是后整流器的出發點。因此深入到泵體部分的葉柵長度和葉片數就成為設計的關鍵,因核心區不存在“尾跡”問題,所以核心區則不設葉片,以減少流動摩擦損失和堵塞效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197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斷路器液壓油過濾機
- 下一篇:復合分子泵的牽引抽氣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