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電子護理報警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14363.5 | 申請日: | 2010-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007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美 |
| 主分類號: | G08B21/18 | 分類號: | G08B21/18;G08B21/20;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壽 |
| 地址: | 257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電子 護理 報警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用電子護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多功能電子護理報警器。
二、背景技術
在護理活動不便的危重病人,尤其是一些帶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護理人員需要隨時觀察被褥,看是否被尿濕及溫度是否合適,如發現尿濕應給予及時更換、如被褥被踢開或溫度過低時,應給以蓋好或開啟電熱毯來保溫;當因工作忙、觀察不仔細等原因,未能及時發現并解決上述問題時,會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還容易引起感染的發生,不利于病人的康復。在護理嬰兒時,由于嬰兒的好動性,其被褥經常會被踢開而造成受涼,如將被褥蓋的嚴緊又會對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負面影響。目前,雖出現一些尿濕報警器和受涼報警器,但都功能單一,在使用中多有不便,不能滿足護理工作的需求。
三、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同時檢測尿濕和受涼狀況并及時發出報警信號的多功能電子護理報警器。
其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位器、電阻、發光二極管、非門集成電路、音效集成電路、三極管、電容、喇叭、電池和開關。所述濕度傳感器的一端接地,濕度傳感器的另一端一路與第一電阻的一端相連接,另一路與非門集成電路的1腳相連接,第一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電位器的一固定端、非門集成電路的14腳、第二電阻的一端、三極管的發射極、喇叭的一端、電容的正極及開關的一端相連接,電位器的另一固定端與溫度傳感器的一端相連接,溫度傳感器的另一端接地,電位器的動端與非門集成電路的3腳相連接,非門集成電路的7腳接地,非門集成電路的2腳與第一發光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接,非門集成電路的4腳與第二發光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接,第一發光二極管和第二發光二極管的正極連接在一起,并與第二電阻的另一端、第三電阻的一端相連接,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接,三極管的集電極與音效集成電路的5腳相連接,音效集成電路的4腳與喇叭的另一端相連接,音效集成電路的1腳和2腳之間連接有第四電阻,電容的負極端接地,開關的另一端與電池的正極相連接,電池的負極接地。
其中,所述非門集成電路為非門集成電路。所述音效集成電路為音樂集成電路。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可同時檢測尿濕及是否受涼狀況并及時發出報警信號、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優點。
四、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電路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多功能電子護理報警器,包括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位器、電阻、發光二極管、非門集成電路、音效集成電路、三極管、電容、喇叭、電池和開關。濕度傳感器RR的一端接地,濕度傳感器RR的另一端一路與第一電阻R1的一端相連接,另一路與非門集成電路IC1的1腳相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與電位器RP的一固定端、非門集成電路IC1的14腳、第二電阻R2的一端、三極管V的發射極、喇叭BL的一端、電容C的正極及開關S的一端相連接,電位器RP的另一固定端與溫度傳感器RT的一端相連接,溫度傳感器RT的另一端接地,電位器RP的動端與非門集成電路IC1的3腳相連接,非門集成電路IC1的7腳接地,非門集成電路IC1的2腳與第一發光二極管VL1的負極相連接,非門集成電路IC1的4腳與第二發光二極管VL2的負極相連接,第一發光二極管VL1和第二發光二極管VL2的正極連接在一起,并與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第三電阻R3的一端相連接,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與三極管V的基極相連接,三極管V的集電極與音效集成電路IC2的5腳相連接,音效集成電路IC2的4腳與喇叭BL的另一端相連接,音效集成電路IC2的1腳和2腳之間連接有第四電阻R4,電容C的負極端接地,開關S的另一端與電池GB的正極相連接,電池GB的負極接地。
非門集成電路IC1為非門集成電路。音效集成電路IC2為音樂集成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美,未經李建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143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