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散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11983.3 | 申請日: | 2010-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546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響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響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用于計算機系統中給電子元器件散熱,尤其是有彈性的散熱器。
背景技術
散熱器多采用銅或鋁合金制成,如果按其加工成型技術分類的話,大致可分為:擠壓型,壓鑄型,冷鍛型,銑切型,接合型,壓固型等等;
目前的散熱器都是依靠鰭片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然后由自然對流或強制對流的空氣將熱量帶走。但是,自然對流的空氣仍然會留在計算機機箱內部,熱量也會積累下來;強制空氣對流需要使用風扇,消耗電力同時產生噪音。目前的散熱器需要依賴強制風流才能將熱量從計算機機箱內部帶走,沒有辦法直接將熱量傳導到計算機的金屬機箱上,進而由機箱再將熱量傳導到計算機外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的散熱器完全依賴強制風流才能將熱量從計算機內部帶走,無法實現以傳導的方式將熱量直接傳導到計算機的金屬機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散熱器,該散熱器不僅擁有目前散熱器所擁有的功能--與計算機內部的空氣進行熱交換,還可以直接與計算機的金屬機箱進行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該散熱器是由一片彈性金屬薄片卷成的一個整體有彈性的、內部有間隙的、有復數個層的金屬卷,該散熱器有一底部和一頂部,該散熱器各層于底部同一位置緊密接觸并固定,該散熱器各層之間于頂部留有間隙,當該散熱器頂部受到壓力時,各層因彈性形變而緊密接觸于頂部。將該散熱器底部安裝于計算機系統的電子元器件表面,同時頂部與計算機的金屬機箱彈性接觸;或者相反的,將該散熱器底部安裝于計算機的金屬機箱,同時頂部與計算機系統的電子元器件表面彈性接觸。該散熱器吸收電子元器件的熱量后,將熱量傳導給其內部的間隙之中的空氣,熱空氣可以被風扇以強制對流的方式帶走;同時,因為該散熱器與金屬機箱接觸,可以將熱量以熱傳導的方式傳導給金屬機箱,進而由機箱將熱量傳到外部的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除了擁有普通散熱器在強制風流散熱環境下工作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與計算機的金屬機箱的接觸,以熱傳導的方式向外散發熱量,降低了計算機系統對風流的依賴,達到低風流甚至無風流散熱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立體圖
由圖2A-2C組成的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制造過程,其中圖2A是初始狀態,圖2B是中間狀態,圖2C是成型狀態
圖3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的立體分解圖
由圖4A-4B組成的圖4,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與機箱接觸前后狀態對比的立體圖,其中圖4A是接觸前的狀態,圖4B是接觸后的狀態
由圖5A-5B組成的圖5,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散熱器與機箱接觸前后狀態對比的前視圖,其中圖5A是接觸前的狀態,圖5B是接觸后的狀態
圖中
1-散熱器;??11-頂部;???12-底部;???100-彈性金屬薄片;
101-層;????102-定位孔;31-卡扣件;?32-卡扣件;
6-電子元件;7-電路板;??8-金屬機箱;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散熱器(1)是由一片有彈性的金屬薄片(100)卷成,該散熱器(1)包含復數個層(101),該散熱器(1)包含一頂部(11)和一底部(12),在該底部(12)處該各個層(101)通過定位孔(102)定位,通過卡扣件(31)和(32)壓緊并固定,在該頂部(11)處該各個層(101)之間留有間隙。
將該散熱器(1)安裝于電路板(7),其底部(12)與電子元件(6)緊密接觸,其頂部(11)與金屬機箱(8)彈性接觸,各個層(101)也因為彈性形變緊密接觸與頂部(11)。
該散熱器(1)吸收與其底部(12)接觸的電子元件(6)產生的熱量,傳遞給層間間隙內的空氣,同時也直接傳導到了與其頂部(11)接觸的金屬機箱(8)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響,未經李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119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電腦散熱器
- 下一篇:車載工控機板卡固定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