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10112.X | 申請日: | 2010-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57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程強;程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永明 |
| 主分類號: | E21B43/38 | 分類號: | E21B43/38;E21B43/24;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12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溢注汽干度 井下 汽水 分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稠油開采井下注汽用的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油田稠油開采必須向井下數千米注入高溫高壓蒸汽,經稀釋后的稠油才能開采出地面,遼河油田稠油區,開采已進入中后期,多輪吞吐注汽后,地層壓力下降,油層出現虧空,注汽壓力大幅降低,油氣比、汽效果下降。為改變目前稠油吞吐及蒸汽區所面臨的現狀,我們在實踐中研制成功了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氣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種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氣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該裝置解決來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注汽壓力大幅降低,油氣比,注汽效果下降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增溢注氣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由分離裝置接管、增溢流量器、增溢流量接頭、一次汽水分離器、一次水汽分離內管、一次節流分離管、二次汽水分離器、二次汽水分離內管、二次節流分離管、三次汽水分離器、三次汽水分離內管、三次節流分離管、蒸汽放散管、擴縮分離器、擴縮分離器外套、汽水分離上葉輪、分離水蒸氣接頭、汽水分離下葉輪組成;分離裝置接管與增溢流量接頭及一次汽水分離器均為焊接,增溢流量接頭與增溢流量器焊接;一次汽水分離器與一次汽水分離內管及二次汽水分離器均為焊接,一次汽水分離內管與一次節流分離管焊接;二次汽水分離器與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及三次汽水分離器均為焊接,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與二次節流分離管焊接;在蒸汽放散管中設有交錯排列的圓孔;三汽水分離器與三次汽水分離器內管及蒸汽放散管均為焊接,三次汽水分離內管與三次節流分離管焊接,蒸汽放散管與擴縮分離器外套、分離水蒸氣接頭及汽水分離下葉輪均為焊接;擴縮分離器外套與擴縮分離器及汽水分離上葉輪均為焊接。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氣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工作機理:飽和水的熱焓值隨壓力發的升高而升高,飽和蒸汽的熱焓值隨壓力的升高而降低,提高井下蒸汽干度注氣工藝技術就是利用這一原理而設計的,把高溫蒸汽溫度作為熱能的載體,到井下通過不同的方式在釋放出來,使部分飽和蒸汽中的水分離出來,從而提高了蒸汽干度。
根據兩相流的流動特性,高溫高壓狀態下,飽和蒸汽和飽和水是一個動態平衡,也就是說,同一時間內,飽和蒸汽變為飽和水的質量與飽和水變為飽和蒸汽的質量是相等的。這是飽和蒸汽熱能的特點,高干度注氣工藝技術,針對這個特點,采用了增溢汽夜兩相流升降變化技術,測管加速分離技術、擴縮放散技術,在飽和蒸汽與飽和水分離徹底的條件下,使蒸汽干度在井下得到了最大限度干度的溫升。
濕式發生器產生的蒸汽首先進入增溢流量器,利用節流升降原理,把注氣壓力提高到15.0~20.0Mpa范圍內,單位體積內蒸汽攜帶的熱量增加13~20%。高壓高溫飽和蒸汽進入增溢分離器,通過增溢分離器,三級分離,高溫高壓飽和蒸汽分成兩路,一路為高干度蒸汽,高干度蒸汽直接進入擴縮增溢分離器,實現擴縮注氣,從而提高了蒸汽的推進速度,實現增益,使高溫高壓干度蒸汽進入油層加熱稠油。另一路為低溫飽和水,使高溫高壓飽和蒸汽進入擴縮分離器,通過降壓、冷卻、實現低溫,高壓飽和水進入油層最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比較簡單,實用;該裝置解決了遼河油田稠油區及地層壓力下降,油層出現虧空,注氣壓力大幅降低,注氣效果下降,油氣比明顯下降的問題。提高了井下蒸汽干度。注氣壓力提高15~20Mpa,單位體積內蒸汽熱量增加13~20%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分離裝置接管,2增溢流量器,3增溢流量接頭,4一次汽水分離器,5一次水分離內管,6一次節流分離管,7二次汽水分離器,8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9二次節流分離管,10三次汽水分離器,11三次汽水分離器內管,12三次節流分離管,13蒸汽放散管,14擴縮分離器,15擴縮分離器外套,16汽水分離上葉輪,17分離水蒸氣接頭,18汽水分離下葉輪。
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離裝置,由分離裝置接管1,增溢流量器2,增溢流量接頭3,一次汽水分離器4,一次水分離內管5,一次節流分離管6,二次汽水分離器7,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8,二次節流分離管9,三次汽水分離器10,三次汽水分離器內管11,三次節流分離管12,蒸汽放散管13,擴縮分離器14,擴縮分離器外套15,汽水分離上葉輪16,分離水蒸氣接頭17,汽水分離下葉輪18組成:分離裝置接管1與增溢流量接頭3及一次汽水分離器4均為焊接,增溢流量接頭3與增溢流量器2焊接;一次汽水分離器4與一次汽水分離外套2及二次汽水分離器7均為焊接,一次汽水分離內管5與一次節流分離管6焊接;二次汽水分離器器7與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8及三次汽水分離器10均為焊接,二次汽水分離器內管8與二次節流分離管9焊接;在蒸汽放散管13中設有交錯排列的圓孔;三次汽水分離器10與三次汽水分離器內管11及蒸汽放散管13均為焊接,三次汽水分離器11與三次節流分離管12焊接,蒸汽放散管13與擴縮分離器外套15,分離水蒸氣接頭17及汽水分離下葉輪18均為焊接;擴縮分離器外套15與擴縮分離器14及汽水分離上葉輪16均為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永明,未經程永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101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稠油井測壓壓力計保護裝置
- 下一篇:封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