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攪拌杯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9613.6 | 申請日: | 2010-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16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卓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卓輝 |
| 主分類號: | A47J31/44 | 分類號: | 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粵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強熙 |
| 地址: | 5283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攪拌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物料理機,特別是主要用于制作流質飲料的食物料理機用的攪拌杯結構。
背景技術
參見圖1、圖2,為現有的攪拌杯結構,杯體20下部與機座30連接,杯體頂面設置有三個以上的支腳20.1,只有底部設置有與底蓋50連接的開口,底蓋50上設置有刀盤40。當通過杯體制作好流質飲料后,需要打開底蓋50飲用,為用戶帶來不便。另外,刀盤中間設置有錐臺,攪拌流質食物時,流質流動雜亂,造成食物粉碎效果不好,影響口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攪拌效果好的攪拌杯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攪拌杯結構,包括底部開口并連接有底蓋的杯體,底蓋上設置有刀盤,其結構特征是杯體頂部設置有連通杯體內外的水嘴,水嘴上連接有封蓋。
所述水嘴向上凸起,與封蓋通過緊配合密封連接或螺紋密封連接。水嘴周邊設置有回流槽,回流槽上設置有連通杯體內外的回流孔,封蓋對應回流孔設置有柱塞。
所述杯體頂面對應水嘴外圍延伸出圍板,圍板與水嘴外壁之間形成回流槽;封蓋底面對應圍板設置有翻邊。
所述封蓋呈帽狀,一側與杯體頂面鉸接,內頂面對應水嘴設置有塞頭,并通過塞頭與水嘴緊配合密封連接。水嘴頂部內壁環形設置有凸扣,塞頭外壁對應凸扣設置有環形凸筋。
所述杯體一側設置有手柄,頂面設置有兩個以上的支腳。與水嘴扣合后的封蓋頂面與支腳頂面持平。
所述刀盤呈圓形,外圍通過密封圈與底蓋密封連接,刀盤包括紊流盤,以及轉動連接在紊流盤中間的刀片;紊流盤頂面中央設置有圓弧形的凸包。所述凸包外徑為紊流盤外徑的1/2~2/3,凸包高度為凸包外徑的1/3~1/2。
所述紊流盤底部設置有注塑件,注塑件中心設置有軸套和軸承,底面下延伸出扣板,與底蓋扣合固定;刀片底面下延伸出轉軸,轉軸依次穿過紊流盤、軸套和軸承與杯體聯軸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攪拌杯杯體的頂部設置帶封蓋的水嘴,當攪拌杯做好飲料后,可以不用將底蓋擰開,只要直接翻起封蓋,就可以方便地從水嘴直接飲用杯內的飲料。另外,刀盤中部設置有凸包,攪拌流質食物時,流質能有序的翻滾,大大提高攪拌效果。其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機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攪打杯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裝配后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C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為杯體打開封蓋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3-圖8,本攪拌杯結構,包括底部開口并連接有底蓋6的杯體1,杯體與底蓋螺紋連接,底蓋上設置有刀盤。杯體頂部還設置有連通杯體內外的水嘴1.5,水嘴上連接有封蓋10。
水嘴1.5向上凸起,杯體1頂面對應水嘴1.5外圍延伸出圍板1.6,圍板與水嘴外壁之間形成回流槽1.7;回流槽上設置有連通杯體1內外的回流孔1.8。封蓋10呈帽狀,其一側與杯體1頂面鉸接,底面對應圍板設置有翻邊10.4,內頂面分別對應水嘴1.5和回流孔1.8設置有塞頭10.1和柱塞10.3,并分別通過塞頭、柱塞與水嘴、回流孔緊配合密封連接。水嘴1.5頂部內壁環形設置有凸扣1.51,塞頭10.1外壁對應凸扣設置有環形凸筋10.11。杯體1頂面設置有鉸接座1.9,封蓋10一側對應設置有鉸軸10.2,與鉸接座鉸接。杯體1一側設置有手柄1.3,頂面設置有兩個支腳1.4,內壁設置有凸塊1.1和凸筋1.11,下部外圍設置有與機座(圖中未示出)連接的凸扣1.2。
刀盤呈圓形,外圍通過密封圈7與底蓋6密封連接,刀盤包括紊流盤3,以及轉動連接在紊流盤中間的刀片2;紊流盤頂面中央設置有圓弧形的凸包3.1。凸包3.1外徑為紊流盤3外徑的1/2~2/3,凸包高度為凸包外徑的1/3~1/2。紊流盤3底部設置有注塑件4,注塑件中心設置有軸套9和軸承8,底面下延伸出扣板4.1,與底蓋6扣合固定;刀片2底面下延伸出轉軸2.1,轉軸依次穿過紊流盤、軸套和軸承與杯體聯軸器5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卓輝,未經林卓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96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