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旋管取暖散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9050.0 | 申請日: | 2010-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623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趙衛平;竇洪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衛平;竇洪山 |
| 主分類號: | F28D1/053 | 分類號: | F28D1/053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江增俊 |
| 地址: | 300102 天津市南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管 取暖 散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取暖散熱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螺旋管取暖散熱器。?
背景技術
公知技術中,一種由鋼管組成的管式散熱器,其每一片是由單柱、兩柱連接或三柱連接的鋼管構成。鋼管截面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和長方形,各管兩端分別焊接固定于聯箱管,聯箱管設有螺紋進出水口。?
上述管式散熱器散熱面積的大小直接決定于各鋼管的長度和,因此散熱面積較大的散熱器體積也相應較大。另外還存在造型較呆板的缺陷。?
公知技術中還有另外一種由鋼管組成的管式散熱器,各鋼管之間由彎曲程度相同或不同的彎管相互連通而構成圖案,連通后的鋼管兩端焊接固定于相應聯箱管,聯箱管設有螺紋水口。?
上述管式散熱器雖然造型豐富,但是也存在散熱器體積較大的缺陷,同時還存在加工工藝較復雜的實際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管式散熱器存在的體積較大或加工工藝較復雜的技術問題,而提出一種體積相對較小而散熱面積相對較大和加工工藝較簡單的一種螺旋管取暖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術方案:本螺旋管取暖散熱器由聯箱管及其螺紋水口所組成,其特征在于兩聯箱管分別對應設有散熱直管,相對應的各散熱直管之間設有使之相連通的螺旋管,各散熱直管和螺旋管構成散熱主體,所述螺旋管的軸心線與聯箱管軸線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所述螺旋管由1-3匝螺旋構成。?
所述各聯箱管相對應的散熱直管之間的螺旋管并列設置。?
所述各聯箱管散熱直管的末端設有平行于聯箱管的支撐管。?
所述支撐管與各散熱直管相連通。?
所述兩聯箱管及支撐管或散熱直管支撐有覆蓋散熱主體的前面?板和后擋板,前面板和后擋板的上邊沿銜接有柵孔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優點在于:本螺旋管取暖散熱器的散熱主體由螺旋管和直管構成,并且各螺旋管的兩端面相對于散熱器為前后設置,1匝或螺距較小的2、3匝各螺旋管在不影響散熱器厚度的前提下明顯增加了散熱管的有效長度,使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有較大改善。因此,在相同散熱條件下本散熱器較現有管式取暖散熱器具有體積小的特點。螺旋管可以采用現有設備批量加工,加工工藝成熟、簡單。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穎、散熱面積大、體積小和加工工藝較簡單的突出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A向視圖。?
附圖3是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附圖4是圖3A向視圖。?
圖中標號:1聯箱管,2螺紋進水口,3螺旋管,4散熱直管,5螺紋出水口,6支撐管,7前面板,8后擋板,9柵孔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實施例1,本螺旋管取暖散熱器包括左右聯箱管1、分別設置于各聯箱管的螺紋進水口2和螺紋出水口5。左右聯箱管1分別對應設有散熱直管4,相對應的各散熱直管4之間設有使之相連通的螺旋管3,各散熱直管和螺旋管構成散熱主體。各螺旋管可以由1-3匝螺旋構成,實施例1的螺旋管為3匝。各聯箱管相對應的散熱直管4之間的螺旋管3并列設置5個。各螺旋管3的軸心線與聯箱管1軸線相垂直。為了本散熱器的整體對稱性,各聯箱管1的散熱直管4的末端設有平行于聯箱管的支撐管6,各支撐管6可以與各散熱直管4相連通。另外,聯箱管1、螺旋管3、散熱直管4表面設有防護漆層。?
如圖3、4所示實施例2,本螺旋管取暖散熱器包括左右聯箱管1、分別設置于各聯箱管的螺紋進水口2和螺紋出水口5。左右聯箱管1之間的由散熱直管4和螺旋管3構成的散熱主體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2的兩聯箱管1及支撐管6或散熱直管4支撐有覆蓋散熱主體的前面板7和后擋板8,前面板和后擋板的上邊沿銜接有柵孔罩?9。?
前面板7和后擋板8依照現有技術由勾或卡支撐于散熱直管或兩聯箱管及支撐管6。柵孔罩9也依照現有技術由卡、架支撐于散熱直管4或螺旋管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衛平;竇洪山,未經趙衛平;竇洪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90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電站視頻監控系統
- 下一篇:視訊會議終端控制錄像播放的方法、系統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