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凝固膠水瓶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109002.1 | 申請日: | 2010-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73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丁登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5D47/42 | 分類號: | B65D47/42;B65D85/00;B43M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凝固 膠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凝固膠水瓶。
背景技術
公知的一種防凝固膠水瓶,是在瓶體內部置入塑料植物或小動物等小物件,其不足之處是只能防止瓶內的膠水凝固,而不能有效解決膠水經過瓶嘴后的凝固、堵塞瓶口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能有效解決膠水經過瓶嘴后凝固、堵塞瓶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防止膠水經過瓶嘴后凝固、堵塞瓶口的防凝固膠水瓶。
防凝固膠水瓶,包括瓶體和瓶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嘴處設有防凝固裝置,所述的防凝固裝置包括安放在瓶嘴、內設滾珠的球形腔囊,所述的腔囊的底面設有允許膠水流出的通孔,所述的腔囊的頂部設有防止?jié)L珠滑出的弧形擋板;所述的滾珠包括大滾珠和位于所述的大滾珠和所述的腔囊底面之間的小滾珠,所述的大滾珠的頂端高于所述的弧形擋板、形成外露于腔囊的外露部,所述的大滾珠與所述的弧形擋板之間有間隙。
進一步,每一個通孔必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小滾珠,所述的小滾珠陷落于所述的通孔上時、通孔處于封閉狀態(tài),所述的小滾珠脫離所述的通孔時、通孔處于開啟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是:使用膠水時,將瓶體倒轉,大滾珠與弧形擋板接觸,大滾珠的外露部與紙面接觸,小滾珠脫離其對應的通孔,膠水流出;若粘附在大滾球及小滾球表面的少量膠水發(fā)生凝固,只需轉動大、小滾珠,使他們相對滾動即可消除滾珠之間的粘連。使用完后瓶體正立,小滾珠下落堵住通孔,以防止通孔處的膠水凝固,并阻止空氣進入瓶體內部與膠水接觸。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果簡單,易于制造,防膠水凝固效果好。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便于推廣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防凝固膠水瓶,包括瓶體1和瓶蓋2,所述的瓶嘴處設有防凝固裝置,所述的防凝固裝置包括安放在瓶嘴、內設滾珠的球形腔囊3,所述的腔囊3的底面設有允許膠水流出的通孔4,所述的腔囊3的頂部設有防止?jié)L珠滑出的弧形擋板5;所述的滾珠包括大滾珠6和位于所述的大滾珠6和所述的腔囊3底面之間的小滾珠7,所述的大滾珠6的頂端高于所述的弧形擋板5、形成外露于腔囊3的外露部61,所述的大滾珠6與所述的弧形擋板3之間有間隙。
每一個通孔4必有一個與之對應的小滾珠7,所述的小滾珠7陷落于所述的通孔4上時、通孔4處于封閉狀態(tài),所述的小滾珠7脫離所述的通孔4時、通孔4處于開啟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是:使用膠水時,將瓶體1倒轉,大滾珠6與弧形擋板5接觸,大滾珠6的外露部61與紙面接觸,小滾珠7脫離其對應的通孔4,膠水流出;若粘附在大滾球6及小滾球7表面的少量膠水發(fā)生凝固,只需轉動大、小滾珠6、7,使他們相對滾動即可消除滾珠之間的粘連。使用完后瓶體正立,小滾珠7下落堵住通孔4,以防止通孔4處的膠水凝固,并阻止空氣進入瓶體內部與膠水接觸。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yè)大學,未經浙江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90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