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側車門側碰傳感器支架鈑金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6875.7 | 申請日: | 2010-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78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宣;孫大海;尹長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世科嘉車輛技術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1/00 | 分類號: | B60R11/00;F16M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9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門 傳感器 支架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車門的側碰傳感器支架鈑金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各主機廠越來越重視新開發零件的品質,尤其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性能方面。按照傳統,該安裝支撐結構一般做成彎曲幾字型結構,這樣使得焊接時要分兩邊焊,使得焊裝工藝復雜;幾字型結構對鈑金彎曲幅度大,造成彎曲成型后反彈現象嚴重使得零件的自身精度、裝配、焊接精度大大降低;該結構在焊裝檢測定位時也不夠理想。對于焊裝來說多做一個焊接工裝,多出一個檢測工序,造成工作量,成本的增加。因此,對于傳統的側門防撞梁傳感器安裝支撐結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制造工藝上精度較差,會產生反彈;
2.對于要求左右共用的傳感器需要設計左右不同的安裝支架;
3.焊裝,檢測定位存在欠定位或對定位機構要求過高等問題;
4.結構性能不夠理想;
5.安裝孔裝配精度要求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傳統支撐結構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滿足性能要求,制造工藝簡單且能防錯并帶有左右共件便于安裝等性能的側門側碰傳感器支架鈑金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側車門側碰傳感器支架鈑金結構,雙頭都設有安裝面(4),(5)、支撐面與焊接面間各起兩個加強筋(6),(7),鈑金兩邊設置翻邊(8),(9),上下兩安裝面開設便于安裝傳感器的相同安裝孔(10),焊接面(11)。
所述的安裝面(4),(5)能夠實現左右共件功能,開設避讓缺口。
所述加強筋(6),(7)處于安裝點下方。
所述翻邊(8),(9)為倒圓后留有3MM翻邊。
所述焊接面(11)為可與側門防撞梁相匹的焊接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降低了制造工藝難度,解決了傳統傳感器支架在生產后出現的回彈問題等;
2.對于要求左右共用的傳感器能夠達到安裝支架共件,節省了設計開發生產成本;
3.實現了焊裝,檢測定位簡便,降低對定位機構要求;
4.結構可靠性能增加;
5.降低了裝配難度,并提供了良好的防錯功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的結構正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的結構側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左件與傳感器,管狀防撞梁配合狀態下的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右件與傳感器,管狀防撞梁配合狀態下的視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在與管狀防撞梁焊裝匹配的視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安裝孔標注視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傳感器支架翻邊做為定位視圖。
圖中:1、側門側碰傳感器及其線束;2、側門側碰傳感器支架;3、側門防撞梁;4、右側傳感器安裝面;5、左側傳感器安裝面;6,7、結構加強筋;8、帶標記的翻邊;9、翻邊;10、傳感器安裝孔;11、焊接面;12、CO2焊點。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附圖7,一種側車門側碰傳感器支架鈑金結構,雙頭都設有安裝面、安裝面與焊接面間各起兩個加強筋、鈑金兩邊設置翻邊同時具有良好的防錯功能、上下兩安裝面開設相同的傳感器安裝孔、焊接面成光順弧面。
本實用新型在運用時,所述圖五中傳感器安裝面4,5能夠實現左右共件功能,根據要求共用的傳感器輸入(其結構上不對稱所以左右安裝時形式不同),開設必要的避讓缺口而這些不同的避讓缺口又能有效地防止工人在焊裝時左右件安裝錯位的問題。所述圖五中結構加強筋6,7處于安裝點下方能夠很好得增強此處支撐結構,提高模態等。所述圖五中翻邊8,9在倒圓后保有3MM左右,一方面能夠很好得增強鈑金件結構,提高抗彎扭能力等,另一方面在零件檢測,焊裝時能很好地限定X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所述圖五中安裝孔10的孔型設計,有利于帶卡頭及螺栓的傳感器安裝結構安裝。裝配?人員在實施安裝時先將螺栓一頭通過長方形孔處再橫向將螺栓頭滑入圓孔處再稍稍用力內推,此時傳感器卡頭自然跟著進入了長方形孔內,完成安裝。此孔洞設計結構在橫向允許范圍內降低對安裝精度的要求提高了裝配可行性,在裝配時可對傳感器做橫向微調。所述圖五中焊接面11可與側門防撞梁相匹,其圓順的弧面結構能很好地應用于管型防撞梁結構。
在本領域,技術人員做出的各種變化或改型都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世科嘉車輛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世科嘉車輛技術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68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