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心機干氣密封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6087.8 | 申請日: | 2010-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42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彭建;洪先志;王安靜;孟秀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B15/00 | 分類號: | B04B15/00;F16J15/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機 密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干氣密封,具體涉及一種采用一個動環,靜環對稱設置于動環兩側的離心機干氣密封。?
背景技術:
現有離心機的機組密封一般采用機械密封,油泄漏量很大,如果機組軸徑大(φ220mm),轉子振動非常大,且工藝物料含大量粉塵,則更是難以確保密封要求,密封壽命通常只有2~3個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離心機干氣密封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采用一個動環,靜環對稱設置于動環兩側的離心機干氣密封。?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種離心機干氣密封,所述離心機干氣密封主要包括一個動環以及兩個彈簧座和兩個靜環;所述動環套設于軸,動環的內壁與軸套的外壁相連接,動環大氣側端面的內側部分與軸套抵接;動環向大氣側方向依次套設有第一靜環和第一彈簧座;動環向介質側方向依次套設有第二靜環和第二彈簧座。?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離心機干氣密封,所述第一彈簧座與第一靜環之間以及第二彈簧座與第二靜環之間還分別設有第一推環和第二推環。?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離心機干氣密封,所述第一彈簧座與第一推環之間以及第二彈簧座與第二推環之間還分別設有彈簧。?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離心機干氣密封,所述動環兩側的端面上分別設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介質端采用干凈己烷沖洗,隔離了粉塵進入密封區域。緩沖氣采用惰性?氣體(氮氣),且壓力高于工藝介質;防止危險工藝介質泄漏,而氮氣進入工藝介質,對介質的工藝性能不會產生影響。?
2、由于離心壓縮機軸徑和振動非常大,采用非旋轉浮動環結構,避免了大軸徑,大振動工況下浮動環浮動性能差。同時,對動環的槽形利用有限元分析(FEA)模型和計算流體動力學(CFD)進行槽形設計,通過先進的工程計算工具(ANSYS)模擬密封工況條件,反復對密封環槽形設計改進。最終設計出了符合大軸徑,大振動工況的密封環槽形。使之能產生穩定,具有一定剛度的氣膜。?
3、動靜環材料的選擇。由于軸徑非常大,對密封摩擦副要求相對較高。動環采用性能優質無壓燒結碳化硅,靜環采用進口高性能重載浸銻石墨環。為密封優質的密封性能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應用于機組軸徑大(φ220mm),轉子振動非常大,且工藝物料含大量粉塵的離心機時,使機組檢修期由原來的3個月延長到2~3年,為裝置的正常生產提供了保障。同時,為干氣密封產品在大軸徑,大振動,含粉塵設備上的應用拓展了道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3分別是動環的兩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離心機腔體,2、軸,3、軸套,4、第一彈簧座,5、第一推環,6、第一靜環,7、動環,8、第二靜環、9、第二推環,10、第二彈簧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該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一個動環7以及兩個彈簧座和兩個靜環;?動環7套設于軸2,動環7的內壁與軸套3的外壁相連接,動環7大氣側端面的內側部分與軸套3抵接;動環7向大氣側方向依次套設有第一靜環6和第一彈簧座4;動環7向介質側方向依次套設有第二靜環8和第二彈簧座10。?
第一彈簧座4與第一靜環6之間以及第二彈簧座10與第二靜環8之間還分別設有第一推環5和第二推環9。?
第一彈簧座4與第一推環5之間以及第二彈簧座10與第二推環9之間還分別設有彈簧。?
離心機腔體1上設置有密封器通道和沖洗通道,密封器通道的的內側開口位于動環7外側,沖洗通道內側開口位于本該干氣密封介質端。介質端采用干凈己烷沖洗,隔離了粉塵進入密封區域。緩沖氣采用惰性氣體氮氣,且壓力高于工藝介質。?
如圖2所示,動環7兩側的端面上分別設有螺旋方向相反的螺旋槽。?
動環7采用性能優質無壓燒結碳化硅,兩個靜環采用進口高性能重載浸銻石墨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一通密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60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液自動施膠機的送膠裝置
- 下一篇:直飲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