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斜波布油環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4741.1 | 申請日: | 2010-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57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唐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為民 |
| 主分類號: | F01M1/00 | 分類號: | F01M1/00;F02F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54 重慶市巴南區花溪***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斜波布油環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布油環,它是泵氣增壓內燃機的缸套內循環潤滑系統的核心部件,它在其中起控制、分布和傳輸機油的作用。
背景技術:
泵氣增壓內燃機和活塞曲柄連桿式四沖程內燃機一樣,保證活塞、活塞環正常工作的最佳也是必要的工作條件是在活塞、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獲得均勻、連續、可靠的油膜潤滑。它們之間不同的是,活塞曲柄連桿式四沖程內燃機采用的是飛濺潤滑方式,油環的作用是將氣缸壁上的多余機油刮除,只保留工作油膜。而泵氣增壓內燃機的缸套內循環潤滑系統則是將機油供給活塞、活塞環,并通過活塞、活塞環的往復運動,在活塞、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形成保障其正常工作的工作油膜。由于飛濺潤滑方式中的油環設置在活塞上,工作溫度高,容易結膠,發生長環,竄油燒油的故障頻率較高。并且,為了刮除氣缸壁上的多余機油,油環的彈力大,隨活塞一起往復運動造成的摩擦損失也大。
實用新型內容
技術解決方案:
為了滿足泵氣增壓內燃機活塞、活塞環在運行過程中對潤滑方式的特定需求,為了克服飛濺潤滑方式的上述不足,泵氣增壓內燃機設置了缸套內循環潤滑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布油環,在該潤滑系統中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機油定量、均勻、連續可靠地涂抹到活塞、活塞環的工作表面,同時也將部分機油補充到活塞環的環形蓄油線中。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技術功能的技術方案是解決如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解決工作油膜耗損后機油的補給量問題。
本實用新型由用彈簧鋼絲沿同一方向繞制的空芯圓環和在其空芯內填充的多孔物質組成。在空芯內填充多孔物質的目的是減少容易形成油流的空間容積,使機油在布油環內只能以毛細吸附現象存在,使之在任何時刻,包括停機狀態,都不會產生自然油流。
用以補充工作油膜耗損的機油,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布油環,它利用自身和與環槽形成的很多孔隙,將一部分機油以滲透的形式,從環槽內油道傳輸到布油環的外工作表面。另一部分機油,則是利用活塞環通過布油環時產生的泵油作用來提供。其泵油機理是:當活塞環通過布油環時,由于活塞環的彈力大,它必定推動布油環向環槽內部方向移動。由此移動產生兩個效果:一是通過活塞環將內徑略小于氣缸內徑的布油環脹大,使各個出油孔道變大,可以讓更多的機油通過。二是布油環內移是在瞬間完成,由于機油的慣性作用,當布油環內移擠占環槽的內部空間時,必定有一部分機油通過同時變大的孔隙被擠壓到布油環的外工作表面,起到向外泵出機油的作用。上述滲透和泵出的機油,用以補償工作油膜耗損的機油量。由于機油壓力、流通阻力、孔隙大小、孔隙多少和向外泵油量的多少等都是可調可控因素,所以可以實現以最佳、最可靠的供油量和供油方式來保證活塞、活塞環能在最佳的潤滑條件下工作。
二、解決給活塞、活塞環供油的方式方法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布油環,由于供機油流通的孔隙沿布油環的環周均勻分布,所以通過這些孔隙流到布油環外工作表面的機油也成均勻分布形式給活塞、活塞環供油。由于布油環由一匝一匝的彈簧鋼絲沿同一方向繞制而成,它的每一匝與氣缸母線均有一斜度,所以當活塞環從布油環的表面滑過時,通過斜面的搓油作用和多個重疊斜面產生的重疊布油作用,就能將布油環外表面的機油均勻、連續地涂抹于活塞和活塞環的滑動工作面上,并蓄存到活塞環的環形蓄油線中,從而提升活塞環自身的攜油能力。然后,再通過活塞和活塞環的運行,將攜帶的機油分布到整個工作行程范圍,起到補充修復工作油膜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在泵氣增壓內燃機的缸套內循環潤滑系統中對機油有良好的控油,布油和供油作用,在克服飛濺式潤滑容易結膠和摩擦損失大等不足的同時,能夠在活塞、活塞環與氣缸壁之間提供均勻,連續、可靠的油膜潤滑,保障其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平面視圖,表明斜波布油環是一個由空芯鋼絲環和在其空芯內填充的多孔物質組成的圓環。
圖2是圖1的俯視圖,表明斜波布油環的上下端面以其中任一面與基準平面貼平時,各處的軸向高度應基本一致。
圖3是斜波布油環的任一繞匝的放大圖,表明其與氣缸母線m-m之間成斜角關系。
圖4是圖3的俯視圖,表明斜波布油環的任一繞匝在內外徑方向n-n的輪廓線都是圓弧形。
圖5是一局部軸向剖面視圖,表明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斜波布油環的一個實施例,表明它在環槽中的位置和與活塞、活塞環的接觸情況。
圖標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為民,未經唐為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47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