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浮箱式收油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04447.0 | 申請日: | 2010-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21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洪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蘭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32 | 分類號: | B63B35/32;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專利事務所 44209 | 代理人: | 陳鴻蔭 |
| 地址: | 518067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箱式 裝置 | ||
1.一種浮箱式收油裝置(1),包括倆浮箱主體(11,11’)和聯接該倆浮箱主體(11,11’)的浮水箱(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倆浮箱主體(11,11’)兩端部分別是用于保持所述浮箱式收油裝置(1)在水面上平衡、并且是各自封閉的前壓水倉(111,111’)和后壓水倉(112,112’),倆浮箱主體(11,11’)各自的中間部位則分別是浮水倉(113,113’)和儲油倉(114,114’);在所述倆浮箱主體(11,11’)的上表面同軸線地安裝有液力馬達(21)、收油滾筒(23)和輸油齒輪泵(22),導油槽(24)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倆浮箱主體(11,11’)上,所述導油槽(24)內開有連通倆儲油倉(114,114’)的通孔,該倆儲油倉(114,114’)相互間也有管路連通,所述輸油齒輪泵(22)的入口同樣有管道同所述儲油倉(114,114’)連通;
所述液力馬達(21)通過聯軸節(211)耦合穿越了收油滾筒(23)的傳動軸(233),該傳動軸(233)又經過另一內裝單向離合器(232’)的聯軸節(211’)耦合,單方向地驅動輸油齒輪泵(22)旋轉;所述收油滾筒(23)借助其兩端的單向離合器(232)同所述傳動軸(233)耦合,在所述輸油齒輪泵(22)不轉動的那個方向才跟隨所述傳動軸(233)旋轉;
所述導油槽(24)長度方向的邊沿固定有收油刮片(231),該收油刮片(231)與其固定側相對的另一側邊沿同所述收油滾筒(23)表面沿軸向相切并緊密接觸;
所述浮箱式收油裝置(1)置于水面上時,所述液力馬達(21)驅動收油滾筒(23)朝一個方向轉動,該收油滾筒(23)表面粘附的油污被收油刮片(231)刮入導油槽(24)后流入儲油倉(114,114’),當所述液力馬達(21)朝另一方向轉動,則驅動所述輸油齒輪泵(22)工作,將儲油倉(114,114’)中的油污泵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液位計,安裝在所述倆儲油倉(114,114’)之任一倉內,該液位計通過控制器和液力馬達(21)連接,當該倆儲油倉(114,114’)內的液面達到設定位置時控制液力馬達(21)反方向旋轉來驅動輸油齒輪泵(22)抽出倆儲油倉(114,114’)內的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箱(12)的高度低于所述兩個浮箱主體(11,11’)的高度。?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箱(12)的兩端和倆浮箱主體(11,11’)的兩個后壓水倉(112,112’)固定聯結。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倆浮箱主體(11,11’)內的倆浮水倉(113,113’)和浮水箱(12)內均充滿發泡塑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滾筒(23)表面同軸線地設置有諸多互相平行的環狀凸緣,而所述收油刮片(231)一端與該收油滾筒(23)相切的一側則有與之適配的起伏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滾筒(23)表面環狀凸緣的橫切面為矩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刮片(231)與收油滾筒(23)相切的一側凸起處套有可伸縮的彈性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刮片(231)可翻轉地固定在所述導油槽(24)長度方向邊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蘭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蘭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044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制冷劑調節功能的節能空調
- 下一篇:一種單輪擋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