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劈山填海高填方地基的成樁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049967.6 | 申請日: | 2010-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00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孔超;孔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孔超 |
| 主分類號: | E02D7/02 | 分類號: | E02D7/02;E02D5/36;E02D27/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劈山 填海高 填方 地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土木建筑工程的樁基礎,尤其是涉及一種劈山填海高填方地基的成樁裝置與成樁方法;它適用于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因高速建設發(fā)展受到土地資源制約而向海洋發(fā)展填海造地與海島建設工程。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現(xiàn)代工業(yè)化高速建設發(fā)展的進展,土地資源成為主要問題;尤其是沿海發(fā)達地區(qū)高速建設發(fā)展受到土地資源的制約,向海洋發(fā)展填海造地與加速海島建設工程成為當前解決土地資源的一個重要途徑。向海洋開發(fā)工程中的填海造地與海島建設的劈山填海造地均涉及到高填方地基樁基工程問題。
劈山填海造地工程中拋入海洋的石料大小不一,較大的石料一般直徑超過1米,而填方厚度通常為10米~25米,對于高填方地基最厚可達30余米。
所述填方拋石多數(shù)落在海相沉積的厚層軟粘土上;該填方拋石也有可能落在海相沉積的粉細砂上,但幾率極小。絕大部分落在海相沉積的厚層軟粘土上,而且該軟粘土的滲透系數(shù)極小,在高填方自重作用下厚層軟粘土的固結時間很長,少則幾年、多則十余年;又高填方地基還不能承受建造高重建構筑物的要求,必須將高重建構筑物的荷載穿越高填方地基后進入堅硬土層上。
而目前各類樁基在穿越高填方地基時均存在較大的施工技術難度,為此制約了向海洋開發(fā)工程的進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而提供一種可方便穿越高填方地基進入堅硬土層的劈山填海高填方地基的成樁裝置與成樁方法。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劈山填海高填方地基的成樁裝置,其特征在于:
a.包括一引孔桿以及與該引孔桿相連接的液壓抱桿頂升裝置;
b.所述引孔桿由厚壁鋼管與其底部的實心鋼錐體焊接組成,該實心鋼錐體的尖端鑲焊硬質合金鋼錐尖;
c.所述液壓抱桿頂升裝置由各帶鎖緊油缸的一對鋼制夾具構成;該鋼制夾具底部對稱設置有兩個頂升油缸,該頂升油缸置于施工樁機的底盤上;
d.所述厚壁鋼管與所述鋼錐體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多個沿圓周等分的并軸向布置的三角肋鋼板。
以上采用引孔桿以及底部錐體的合金鋼錐尖,可容易地將大直徑塊石擊碎并刺入填方石料中,因而可方便穿越高填方地基的底部。
所述引孔桿的最大直徑設置為小于所述高填方地基的成樁孔直徑5厘米。其作用是可有效減少拔出引孔桿時的阻力。
所述三角肋鋼板設置為8~16個。設置三角肋鋼板有助于所述引孔桿在錘擊沉入所述高填方地基過程中的導向作用。
所述三角肋鋼板最佳設置為12個。這是考慮到盡可能減少三角肋鋼板在錘擊沉入時所產生的阻力。
一種劈山填海高填方地基的成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樁方法的步驟是:第一步,將施工打樁機按設計樁位的所述高填方地基定位;第二步,將成樁裝置的引孔桿錘擊沉入所述高填方地基中,錘擊沉入所述引孔桿穿越高填方地基過程,將該高填方石料擠向所述引孔桿周圍,同時,所述成樁裝置的實心鋼錐體擠入所述高填方的填方石料中;當所述鋼錐體底部遇有大直徑塊石時,該鋼錐體的合金鋼錐尖)將大直徑塊石擊碎并刺入所述填方石料中,直至所述引孔桿穿越所述高填方地基的底部;第三步,將所述引孔桿振動拔出;當振動拔出該引孔桿阻力過大時,可開動液壓抱桿頂升裝置并帶動該引孔桿,直至全部拔出該引孔桿,完成引孔工序;第四步,從該引孔中置入鋼筋骨架并灌入砼。
由于頂升油缸設計行程不可能很大,則可以采用分級頂升方法;分級頂升方法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液壓抱桿頂升裝置的鋼制夾具處于鎖緊操作時,該夾具抱夾所述引孔桿,然后啟動所述液壓抱桿頂升裝置的頂升油缸,將所述引孔桿頂升上拔至該頂升油缸的設計行程;再放松鎖緊油缸,并使該頂升油缸回落至原始位置;然后,第二次令所述鋼制夾具處于鎖緊操作并抱夾所述引孔桿,然后第二次啟動所述液壓抱桿頂升裝置的頂升油缸,將所述引孔桿第二次頂升上拔至該頂升油缸的設計行程;重復上述過程,直至將所述引孔桿全部拔出。
上述分級頂升的結構與方法簡單合理,操作容易。
本實用新型優(yōu)點是克服了穿越高填方地基時所存在的施工技術難度,并穿越高填方地基的施工效率高、成本低;其次是為今后的海洋開發(fā)工程開拓了一項具有較高經(jīng)濟效益的切實可行的地基施工技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引孔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強度預應力管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抱桿頂升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孔超,未經(jīng)孔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4996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