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復合相線接頭盒及其接入密封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020046766.0 | 申請日: | 2010-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837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郝旭東;龔延興;孫剛;趙玉柱;張勇平;牛曉民;張長久;劉亞新;王劍;王萍;鄧春;王珣;安光輝;王寶;江大林;章飚;顧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深圳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 |
| 地址: | 10004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復合 接頭 及其 接入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結構,更具體地,涉及光纖復合相線(OPPC)接頭盒的進線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光纖復合相線(OPPC)是近幾年來才發展起來的新型光纜,由于在使用光纖復合相線的過程中,經常要使光纖復合相線穿過接頭盒,而當光纖復合相線在穿過接頭盒時,出于安全,必須要使OPPC在穿過接頭盒的進線通道時要對光纖復合相線的光纖單元進行密封。而發明人發現在現有的接頭盒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光纖復合相線在穿過接頭盒的進線通道時,由于通道的直徑比光纖復合相線中的光纖單元直徑略微大,使得光纖與通道之間留有空隙,從而不能很好地將光纖復合相線的光纖單元密封在接頭盒的光纖通道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光纖復合相線接頭盒的進線密封結構,使得在光纖復合相線的光纖單元穿過接頭盒的通道時能夠很好地將光纖單元進行密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光纖復合相線接頭盒的進線密封結構,其包括接頭盒體,其中,在所述接頭盒體上設置有相線接入通道和注膠孔。其中,相線接入通道用于接入所述光纖復合相線;注膠孔與所述相線接入通道連通以注入密封膠。
優選地,相線接入通道包括:空腔,用于容納從外部接入的光纖復合相線;光纖單元穿孔,用于使光纖復合相線的光纖單元穿過并進入接頭盒的內部。
優選地,空腔處的內徑大于光纖單元穿孔的內徑,在空腔與光纖單元穿孔之間形成臺階。
優選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部和第二空腔部。其中,第一空腔部與光纖單元穿孔鄰近,所述注膠孔連通至該第一空腔部;第二空腔部與第二空腔部鄰近,并位于第二空腔部的外側,其中,第二空腔部的內徑大于第一空腔部的內徑。
優選地,相線接入通道還包括連接止口部,其位于第二空腔部的外側,用于連接光纖復合相線。
優選地,第一空腔部為由圓柱形內表面所限定的圓柱形空腔;第二空腔部為由圓錐形內表面所限定的圓錐形空腔,其朝向外側開口。
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光纖復合相線接頭盒,其具有上文所述的進線密封結構。
優選地,在接頭盒體的側面形成有凸出的接入部,相線接入通道形成于接入部中。
優選地,在接入部的下部形成有向外側延伸的用于支撐光纖復合相線的支撐部。
通過在該用于接入光纖復合相線的接入部上設置注膠孔和空腔以及臺階,并且注膠孔與相線接入通道連通,形成固定的進線密封結構。從而在光纖復合相線接入后注入密封膠,使得密封膠在遇到臺階后堆積在空腔總,從而達到密封效果。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OPPC進線密封結構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光纖復合相線接頭盒具有進線密封結構。該進線密封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接頭盒體1,接頭盒體1的側面形成有凸出的接入部12。在接入部12中形成有相線接入通道13。在該接入部12上還設置有注膠孔3。相線接入通道13用來接入光纖復合相線2。注膠孔3與相線接入通道13連通,在光纖復合相線2接入后注入密封膠,形成固定的進線密封結構。
從圖1中還可以看出,相線接入通道13包括:空腔A,容納從外部接入的光纖復合相線2;光纖單元穿孔131,使光纖復合相線2的光纖單元21穿過并進入所述接頭盒體1的內部。其中,空腔A處的內徑大于光纖單元穿孔131的內徑,并且在空腔A與光纖單元穿孔131之間形成臺階135。
空腔A由兩部分構成:第一空腔部132和第二空腔部133。其中,第一空腔部132與光纖單元穿孔131鄰近,是由圓柱形內表面所限定的圓柱形空腔,注膠孔3連通至該第一空腔部132;第二空腔部133與第二空腔部132鄰近,并位于第二空腔部132的外側,為由圓錐形內表面所限定的圓錐形空腔,其朝向外側開口。這樣,第二空腔部133的內徑大于第一空腔部132的內徑。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知道,第二空腔部133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也是圓柱形空腔,內徑大于第一空腔部132。
另外,從圖中還可以看到,在第二空腔部133的外側還連接止口部134,光纖復合相線2插接在該連接止口部134處。
另外,接入部12的下部還形成有向外側延伸的支撐部121,光纖復合相線2可以支撐在該支撐部1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深圳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深圳特發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467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點滴加料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光分路器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