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前輪驅動轉向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043280.1 | 申請日: | 201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929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愛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愛詩 |
| 主分類號: | B62K21/00 | 分類號: | B62K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河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輪驅動 轉向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及機動助力自行車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自行車的驅動方式都是雙腳向下用力蹬車,為了便于雙腳伸直,車座的位置一般都比較高,因此,存在騎車人上、下車不方便、騎車時因身體重心較高導致行車不穩和容易摔倒等不足。如果采用雙腳向前屈伸的蹬車方式,便可以降低車座的高度,解決上述不足,而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地解決。目前,自行車前驅動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腳蹬盤靠近前輪,利用鏈條驅動后輪的結構,存在鏈條過長,傳動效率低的不足;第二種是直接驅動前輪,采用后輪轉向的結構,存在不符合人們騎車習慣的不足;第三種是雙腳直接驅動前輪軸的結構,存在雙腳妨礙前輪轉向的不足;第四種是腳蹬盤利用萬向節驅動前輪的結構,存在因萬向節轉速不均勻,致使前輪行駛不穩和轉向不靈活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前輪既能順暢驅動又能靈活轉向的自行車,滿足雙腳向前屈伸蹬車的要求,以降低自行車的高度,提高人們用車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實施方案為:腳蹬驅動機構位于座位前方和前輪上方,車座為具有靠背的座椅結構;自行車的前叉豎管上套裝有萬向齒圈,萬向齒圈能以前叉豎管為軸進行轉動,車架上裝有固定齒輪,固定齒輪與萬向齒圈嚙合并與腳蹬連接,前叉上裝有轉向齒輪,轉向齒輪與萬向齒圈嚙合并通過鏈條與前輪軸的飛輪連接。自行車行駛時,腳蹬通過固定齒輪驅動萬向齒圈轉動,萬向齒圈再驅動轉向齒輪轉動并通過鏈條帶動前輪轉動。轉向過程中,轉向齒輪在隨前叉一起轉向的同時,也圍繞著萬向齒圈轉動并始終保持與萬向齒圈的接觸,從而,實現既轉向又驅動的目的。
萬向齒圈與腳蹬之間和前輪之間的傳動,可以是齒輪、鏈條或軸,可以設有鏈條張緊器或花鍵伸縮軸套。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方案以第一個方案為基礎,為了便于向前用力蹬車,車座采用對后背有支撐作用的靠背形座椅。車身高度降低后,為避免車尾燈過低,在座椅靠背的背面設有高位尾燈及剎車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方案以第一或第二個方案為基礎,為了避免在上、下車時須跨越車梁而引起的不便,連接前輪和后輪的車梁為頂置式車梁,車梁的前端與前叉套管的兩側連接,中段位于騎車人的頭頂上方,后端在座椅的后部與后車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個方案以第三個方案為基礎,頂置式車梁上設有擋風罩。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本實用新型使自行車的前輪具有了驅動轉向的功能并具有驅動順暢和轉向靈活的特點,解決了雙腳向前屈伸騎車所面臨的難題,可以實現降低自行車高度的重大變革,使上、下車更方便和騎車更安全。此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座椅式騎車方式,還可以克服現有自行車的下列不足:一是由于車座較小,造成騎車人的臀部受力過于集中,使這部分肌肉的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引起臀部不適或引發某些疾病;二是騎車時需要身體前傾,使手腕受力過大,容易引起手腕疼痛或損傷;三是,由于騎車時主要是向下用力蹬車,蹬車的驅動力受體重的制約,腿部的蹬力不能充分發揮,使自行車的行車速度、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均受到影響:四是,騎車時人的腰背部沒有承力點,只能依靠手部對車把的握緊力來平衡或支撐蹬車力對身體的反作用力,使得從腳、腿、腰、腹到胸、臂和手等全身肌肉緊張,導致騎車容易疲勞。
附圖說明
圖1.前輪驅動轉向結構
1.前叉?2.前叉豎管?3.轉向齒輪?4.萬向齒圈?5.過渡齒輪?6.腳蹬?7.固定齒輪?8.前叉套管?9.車把?10.車架?11.鏈輪?12.防塵罩?13.鏈條?14.飛輪15.前輪軸?16.前輪
圖2.兩輪結構?17.尾燈?18.座椅?圖3.三輪結構
圖4.頂置式車梁?19.頂置式車梁?圖5.頂置式車梁與擋風罩?20.透明擋風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愛詩,未經劉愛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432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可翻轉面板的抽屜式監控單元
- 下一篇:ITO薄膜接近感應按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