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043225.2 | 申請日: | 2010-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03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姜富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軍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B60K1/04;H01M2/02;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自行車,尤其是采用弧形電池盒與電池盒側向取放及新型定位結構的兩輪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電動自行車品種、類型很多,電池盒后置式的車是市場主流車型,這些車各自都有許多優點,但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電池盒后置式車,取放電池,要將電池盒提的很高,有電池盒導板定位機構,放電池盒時還要精確對準入口,取出電池盒時,需克服電池盒重力加導板摩擦力,鞍座需設翻轉機構給取放電池盒讓位,成本高、操作煩瑣、電池盒導板定位部易損壞、鞍座易晃動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電動自行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該車采用弧形電池盒、弧形立管、側向取放電池及新型定位結構,不需電池盒導板、不需鞍座翻轉讓位機構、取放電池時不需將電池盒提的很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弧形電池盒、弧形立管,上述弧形弧度與后輪相協調、呼應。
電池盒下部有底盒,底盒除上部敞開外,其它方向封閉,底盒下部有定位垂面槽,上部有導向的寬弧面,底盒固定在底盒定位板上,底盒定位板與平叉橋管連接,平叉橋管與左右平叉連接,底盒可將電池盒下端前后左右下定位。
電池盒前部有前定位臺,相應部位的立管上裝有定位防護板,將電池盒前部定位,保護立管表面油漆。
電池盒鎖固定在車架定位板上,電池盒上左部有鎖定位槽,鎖定后可將電池盒上部左、后定位。
電池盒上右部有板定位槽,定位板上裝有定位板套,定位板與板套可與定位槽配合,將電池右、上、后定位。
車架上有調整螺母,定位調整螺釘與調整螺母配裝,定位調整螺釘下端頂在定位板上面,定位調整螺釘可使定位板及板套與電池盒上定位槽配合良好。
電池盒鎖舌及車架上的定位板可與電池盒上的定位槽配合,將電池上部定位,鎖舌可插入電池盒上部的鎖定位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創造了弧形電池盒、新式電池盒取放方法及定位結構,可側向取放電池盒,放電池盒時,將電池盒左下邊放到底盒左側角,以電池盒左下邊為軸,將電池盒向中心旋轉,將電池盒靠到定位板及板套,再將電池盒鎖舌伸出,即可將電池盒定位。反向操作即可取出電池盒。
電池盒重心較低,取放電池盒不需將電池盒提得很高,不需鞍座翻轉讓位機構,不需電池盒導板定位機構,放電池時不需精確對入口,取出電池時不需克服導板摩擦力,定位件不易損壞,鞍座不會晃動。
該車新穎、獨特、明快、流暢、美觀、大方、重量輕、成本低、故障低、壽命長、使用方便,具有鮮明的新穎性、顯著的實用性、突出的創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車體與后輪主視圖。
圖2是車體不含電池盒的立體圖1。
圖3是車體不含電池盒的立體圖2。
圖4是車體不含電池盒、底盒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電池盒前部的立體圖。
圖6是電池盒后上部立體圖。
圖1中1.車架,2.電池盒,3.電池盒鎖,8.后輪,1-1.立管,12.平叉。
圖2中4.定位調整螺釘,5.定位防護板,6.底盒,1-3.定位板,1-4.調整螺母,6A.導向寬弧面,6B.定位垂面槽。
圖3中7.定位板套。
圖4中1-5.底盒定位板,1-6.平叉橋管。
圖5中2A.前定位臺。
圖6中2B.鎖定位槽.2C.板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表明弧形電池盒(2)、弧形立管(1-1)及弧形弧度與后輪(8)相協調、呼應情況。
圖1同時表明電池盒(2)放妥、定位、鎖定后的狀態與電池盒鎖(3)、平叉(1-2)的位置及形態。
圖2表明定位調整螺釘(4),定位防護板(5),底盒(6),定位板(1-3),調整螺母(1-4),導向寬弧面(6A),定位垂面槽(6B),在車架(1)上的位置及安裝狀態。
圖3表明在電池盒上部的定位板套(7)位置及形態。
圖4表明車架(1)形態與底盒定位板(1-5),平叉橋管(1-6)的位置與形態。
圖5表明電池盒前部的前定位臺(2A)的位置與形態。
圖6表示電池盒上部的鎖定位槽(2B),定位槽(2C)的位置與形態。
采用弧形電池盒(2)、弧形立管(1-1),上述弧形弧度與后輪(8)相協調、呼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軍,未經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432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