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新型燃燒裝置的頂燃式熱風爐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041025.3 | 申請日: | 2010-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74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世聚;陳維漢;劉力銘;劉東培;范劍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世聚 |
| 主分類號: | C21B9/04 | 分類號: | C21B9/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天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聶孟民 |
| 地址: | 452374***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新型 燃燒 裝置 頂燃式 熱風爐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風爐,特別是一種具有新型燃燒裝置的頂燃式熱風爐。
二、背景技術
頂燃式熱風爐是一種新型的爐形結構,從上世紀中葉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其結構獨特、燃燒效率高,目前是熱風爐的發展方向,由于其燃燒室與外燃式熱風爐和內燃式熱風爐的燃燒室相比小的多,因此,頂燃式熱風爐中的煤氣要達到充分的燃燒,必須配備燃燒效率很高的無焰燃燒裝置,現有一種燃燒裝置,其結構為有一個混合氣環室,在環室上方有一圈均勻分布的燃燒口,兩根煤氣管分別與兩根助燃空氣管在熱風爐外連接,煤氣和助燃空氣在爐體外得到混合,兩根混合氣管與燃燒器環室相連,混合氣體在環道內就開始燃燒,大大降低了煤氣燃燒的穩定性,降低了頂燃式熱風爐的燃燒效率,能源消耗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國近年來引進了卡魯金公司設計的頂燃室熱風陶瓷燃燒器,該頂燃式熱風爐是在爐墻中設置空氣環道和煤氣環道,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與燃燒室之間上有均布排列的噴射孔,在煤氣和空氣混合后噴射到燃燒室內燃燒,解決了煤氣燃燒不穩定的問題,但由于噴孔設計成一定的角度,煤氣和空氣從噴嘴噴出后在燃燒室內形成了一定的旋流,由于環流的存在,煙氣流存在漂浮不定的狀態,影響了燃燒室與蓄熱室的熱交換效果,因此此領域的改進和創新勢在必行。
三、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解決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新型燃燒裝置的頂燃式熱風爐,可有效解決熱風爐內煤氣與空氣混合不均勻、燃燒不充分、熱交換效果不好的問題,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爐體、拱頂和燃燒室,拱頂下部為燃燒室,燃燒室墻壁內有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煤氣環道下部和空氣環道上部分別有呈周向均布的煤氣噴嘴和空氣噴嘴,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中間有呈周向均布的混合通道,混合通道與煤氣噴嘴和空氣噴嘴垂直相連通,燃燒室內有與混合通道水平連接的燃燒口,燃燒室外壁上有分別與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相連通的煤氣入口和空氣入口,燃燒室墻壁下部有熱風出口,燃燒室下部有蓄熱室,燃燒室墻體下部經迷宮式連接體體與蓄熱室上部墻體相連接,蓄熱室墻體下部經迷宮式連接體與爐體上部相連接,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是熱風爐上的創新。
四、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拱頂和燃燒室,拱頂3下部為燃燒室4,燃燒室4墻壁內有煤氣環道12和空氣環道13,煤氣環道下部和空氣環道上部分別有呈周向均布的煤氣噴嘴15和空氣噴嘴14,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中間有呈周向均布的混合通道7,混合通道7與煤氣噴嘴和空氣噴嘴垂直相連通,燃燒室內有與混合通道水平連接的燃燒口5,燃燒室4外壁上有分別與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相連通的煤氣入口1和空氣入口2,燃燒室4墻壁下部有熱風出口6,燃燒室4下部有蓄熱室8,燃燒室墻體下部經迷宮式連接體體11與蓄熱室上部墻體相連接,蓄熱室墻體下部經迷宮式連接體與爐體10上部相連接。
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說的煤氣噴嘴15和空氣噴嘴14交錯均布排列,煤氣環道和空氣環道經煤氣噴嘴和空氣噴嘴垂直于相連通的混合通道7,使煤氣和空氣得到充分的混合。
為了保證使用效果,所說的蓄熱室8的內壁和底部平面的夾角為60°。
所說的煤氣環道12和空氣環道13為截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步減小的矩形通道結構。
所說的蓄熱室8的墻體為上下、左右相互咬合的子母扣磚砌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煤氣和空氣在同一水平面內進入混合通道進行混合,使煤氣和空氣得到的充分混合,混合氣體經燃燒口通入燃燒室內,氣體平穩的進入燃燒室內,在燃燒室內形成自上向下的煙氣流在燃燒室內充分燃燒,消除了蓄熱室上部的煙氣回流區,使蓄熱室內的蓄熱氣體得到充分的加熱,能有效的提高風溫及氣體的燃燒效率,保證了熱風爐燃燒的穩定定,燃燒符合調節范圍大,燃燒時爐壓穩定,通過將蓄熱室的內壁和底部平面的夾角改為60°和采用迷宮式墻體,大大加強了蓄熱室墻壁的承載能力,提高了爐體結構的穩定性,使熱風爐的使用壽命大大加強,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世聚,未經劉世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4102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