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碟式分離機軸承冷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023032.0 | 申請日: | 2010-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616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牟富君;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巨能機械有限公司;巨能機械(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7/00 | 分類號: | F16C37/00;F16C35/00;B04B15/02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08 | 代理人: | 蔡鳳苞 |
| 地址: | 21426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離 機軸 冷卻 結構 | ||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關于對高速碟式分離機軸承系統的改進,尤其涉及不改變軸承部位結構的軸承冷卻結構。
背景技術
碟式分離機為高速旋轉機械,轉速通常在3000-6000轉/分,由于分離機轉速高又長期連續運行,轉軸軸承溫升較為嚴重,溫升高達100℃左右。由于受分離機主軸結構的限制,在軸承室外面沒有空間安裝冷卻系統,僅靠外界空氣散熱不能有效降低由于高速運轉導致軸承過熱。軸承溫度升高,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例如影響機器運轉精度,影響軸承使用壽命,并會給分離機高速旋轉安全性帶來安全隱患。人們為解決此問題,曾采取了多種改進措施,例如在軸承室1外套加工成齒狀結構(圖1),增加風扇冷卻,但都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不改變原有基本結構,能有效降低分離機軸承溫度,確保軸承使用壽命的碟式分離機軸承冷卻結構。
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將軸承室內壁徑向挖一凹腔,成為一個密閉的冷卻水腔,通過在兩端設置接咀,形成冷卻水循環,將軸承產生的熱量帶出,從而限制了軸承高速長期運轉升溫,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實用新型目的。具體說,實用新型碟式分離機軸承冷卻結構,包插轉軸和支承軸承,其特征在于軸承室壁內面徑向挖有內凹,內凹軸向外兩端與軸承隔套間有密封組成密閉空腔,密閉空腔連接有進出水通道。
由于受機械強度限制,內凹空間相對較小,為提高循環水冷卻效果,一種較好是進出水通道設置于密閉空腔軸向兩端。為有利于裝配和維護,一種較好是在軸承室壁厚度加工有軸向孔,分別與外接管(一水通道)和密閉空腔一端連通。
實用新型碟式分離機軸承冷卻結構,由于在軸承室與軸承隔套間加工有密閉冷卻空間,以及連接循環水的進出通道,從而構成循環水冷卻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不增加任何體積,通過通入循環冷卻水,可以將軸承高速長期運轉產生的熱量帶出,從而限制了軸承的溫升,經試驗實測,增加循環水冷卻結構后軸承溫升僅70℃左右,較原來的100℃下降了30℃左右,不僅延長了軸承使用壽命,而且使得分離機的運轉精度有了明顯改觀,有效保證了分離機的運轉精度以及延長了軸承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一個具體實施例,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實用新型,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實用新型,并不代表實用新型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應理解為對實用新型總的技術方案限定,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實用新型構思的非實質性增加和/或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征簡單改變或替換,均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已有技術軸承室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用新型軸承室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2,實用新型碟式分離機軸承冷卻結構,在軸承室壁面1內側面加工出一個徑向內凹3,內凹軸向外兩端與軸承隔套2間各增加兩道密封圈6,使軸承室與軸承隔套裝配后形成一個密閉凹腔。軸承室壁面軸向加工出有一盲孔10,盲孔分別與徑向內凹3一端和外接管7連通,徑向內凹3另一端連接有外接管4,與密閉凹腔共同組成循環水冷結構。分離機運轉時,通過外接冷卻水的循環同,將兩端軸承5及8、9高速旋轉產生的熱量帶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專利構思及具體實施例啟示下,能夠從本專利公開內容及常識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一些變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也可采用其他方法,或現有技術中常用公知技術的替代,以及特征間的相互不同組合,例如外接管位置的變化,冷卻介質的改變,等等的非實質性改動,同樣可以被應用,都能實現與上述實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舉例展開細說,均屬于本專利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巨能機械有限公司;巨能機械(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巨能機械有限公司;巨能機械(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230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影像頭
- 下一篇:電磁四通換向閥驅動閥閥體與支架的聯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