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柵以及具有這種光柵的照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003840.0 | 申請日: | 2010-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521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曾鋒;劉娜;楊興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3M創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7/10 | 分類號: | F21V7/10;F21V11/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柵 以及 具有 這種 照明 系統 | ||
1.一種光柵(5、5’和5”),用于將來自于光源(3)的光線反射到被照射面(6),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撐框架(51、51’和51”),所述支撐框架具有一橫截面;以及
多個反射單元(52、52’、52a”和52b”),每個反射單元都結合到所述支撐框架上并包括至少一個反射面(521和522),每個所述反射面都被構造成將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線反射到被照射面(6),
其中,在所述多個反射單元中,靠近所述光源(3)的一個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小于遠離所述光源的另一個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反射單元設置成相互平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反射單元都成環形,并通過至少一個連接件(53)結合到所述支撐框架(51’)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反射單元包括第一組反射單元和第二組反射單元,所述第一組反射單元中的每一個反射單元和第二組反射單元中的每一個反射單元相互垂直。
5.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框架(51、51’和51”)上的多個固定裝置(54),以通過所述固定裝置將所述光柵安裝到安裝在所述光源上的反光罩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固定裝置以卡扣方式結合到所述反光罩上。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反射單元包括兩個反射面。
8.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個反射單元中,距離所述光源最近的第一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40-50度,與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相鄰的第二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55-65度,位于遠離所述光源的方向上并與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相鄰的第三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80-90度。
9.一種照明裝置,包括:
光源(3);
反光罩(4),所述反光罩圍繞所述光源設置以反射所述光源發出的光;
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裝置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柵(5、5’和5”);以及
設置在所述光柵的支撐框架上的多個固定裝置(54),以通過所述固定裝置將所述光柵(5、5’和5”)安裝到安裝在所述光源上的反光罩(4)上。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固定裝置以卡扣方式結合到所述反光罩上。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個反射單元中,距離所述光源最近的第一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40-50度,與所述第一反射單元相鄰的第二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55-65度,位于遠離所述光源的方向上并與所述第二反射單元相鄰的第三反射單元的反射面與所述橫截面之間的銳角角度為80-9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3M創新有限公司,未經3M創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038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