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砂洗井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001025.0 | 申請日: | 2010-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5818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富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富全 |
| 主分類號: | E21B37/00 | 分類號: | E21B37/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萬澤 |
| 地址: | 163513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砂洗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螺桿泵井下熱洗配件,尤其是一種防砂洗井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螺桿泵在油田上的用量不斷增加,但是由于石油中蠟的含量越來越高,蠟沉積在井壁、抽油桿及泵上,使油流通道變小,螺桿泵采油設備系統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必須對螺桿泵采油井進行熱洗清蠟。目前采取的熱洗方式一般是在泵體上部安裝熱洗單流閥,但是現有的熱洗單流閥不能防砂,經常會有砂粒堵住進水孔,影響熱洗,并且常期使用后,密封材料易脫落,導致密封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熱洗井單流閥不能防砂、密封性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砂洗井器,該防砂洗井器具有可以防砂、密封性好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砂洗井器,包括外殼、活塞體,且外殼下部有進水孔,所述的進水孔為為若干排直徑為3-6mm的圓孔,所述的活塞體下部內外兩側均有凹槽,兩凹槽之間的隔壁上有兩排相互錯開的密封孔。
所述的進水孔為5-7排,每排為12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進水孔為若干排直徑為3-6mm的圓孔,與現有單流閥的進水孔相比,直徑減小,在進水的同時還能夠起到防砂的作用;活塞體下部有凹槽,凹槽之間的隔壁上有相互錯開的密封孔,在向凹槽內注密封膠時,密封膠通過兩排密封孔后填滿凹槽,使得膠在隔壁兩側固化更加牢固,不會脫落,密封性更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塞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接頭,2-彈性體,3-外殼,4-活塞體,5-密封圈,6-進水孔,7-下接頭,8-凹槽,9-密封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及圖2所示,一種防砂洗井器,包括上、下接頭(1,7)、外殼3、活塞體4,外殼3上下分別與上、下接頭(1,7)螺紋連接,上、下接頭(1,7)之間由上至下依次有彈性體2及錐型活塞體4,活塞體4內部的錐型與下接頭7上部配合。活塞體4下部對應的外殼3上有進水孔6,所述的進水孔6為若干排直徑為3-6mm的圓孔,考慮該洗井器的直徑大小,進水孔6設為5-7排,每排為12個孔,與現有單流閥上的進水孔相比,數量增多、直徑變小,因此,在進水的同時也起到防砂的作用;所述的活塞體4下部內外兩側均有凹槽8,兩凹槽8之間的隔壁上有兩排相互錯開的密封孔9,凹槽8內填充密封膠,使活塞體4與外殼3及下接頭7的接觸面密封,兩排密封孔9的加工,使得內外凹槽8內的密封膠連接固化在一起,不會脫落,因此,密封性更好。
螺桿泵正常運行時該單流閥關閉,熱洗時,熱洗液由井口經套管與油管之間的環形通道進入井下,在壓差的作用下,熱洗通道打開,通過進水孔6進入單流閥,進入油管內腔返出地面,實現熱洗,完成熱洗井循環,從而清除油管內壁上的集蠟,當洗井結束時,活塞體4在彈性體2的作用下關閉熱洗通道,恢復管柱的密封。該熱洗井單流閥與以往的單流閥相比,能夠防砂,并且密封材料不會脫落,密封性更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富全,未經何富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0010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抽油機鋼絲繩保護裝置
- 下一篇:牙輪鉆頭注油保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