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極性區分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618513.0 | 申請日: | 201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5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斌;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11/00 | 分類號: | H02H1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麗明;張偉杰 |
| 地址: | 52831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極性 區分 直流電源 反接 電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有極性區分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具有正極輸入端、負極輸入端、正極輸出端和負極輸出端,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接入具有正極與負極兩種極性的直流電源,其特征在于,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分為兩條并聯的支路:
第一支路包括至少一個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直流電源通過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輸出;
第二支路包括至少一個單向導電電路,直流電源通過單向導電電路與控制單元電源連接,控制單元電源向主控微處理器供電;
主控微處理器的輸出連接到驅動電路的輸入端,驅動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到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控制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在大電流電子開關電路的兩端并聯了一個單向防沖擊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包括一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和/或第二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單向導電電路和/或第二單向導電電路,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入端與第一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一端相連,第一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另一端與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出端連接,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負極輸入端與第二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一端相連,第二大電流電子開關的另一端與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負極輸出端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導電電路為二極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一二極管和/或第二二極管,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參考地相連,其陰極與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負極輸入端連接,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其陰極與控制單元電源的輸入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在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出端與負極輸出端之間或者在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入端與負極輸入端之間并聯有直流電源電壓取樣電路,直流電源電壓取樣電路的輸出連接到主控微處理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輸出與功率變換電路前級的濾波儲能電容連接,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正極輸出端與功率變換電路的正極輸入端連接,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負極輸出端與功率變換電路的負極輸入端連接。
8.一種直流電源防反接控制方法,采用權利要求書1~7所述的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在正常狀態下處于斷開狀態;
當直流電源輸入極性接入錯誤時,單向導通電路處于反向狀態,控制單元電源不工作,因無電源提供,主控微處理器、驅動電路均不工作,從而使得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處于斷開狀態,完成防反接功能;
當直流電源輸入極性接入正確時,控制單元電源的電源電壓正確建立,輸出電源給主控微處理器,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正確輸出。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主控微處理器通過內部的延時功能從主控微處理器上電復位開始工作時起延時一段時間T秒后,輸出開通信號給驅動電路,進而驅動電路的輸出控制開通信號到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控制端,使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接通。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通過直流電源電壓取樣電路對直流電源防反接電路的輸入電壓或者輸出電壓進行監測,對輸入電壓或輸出電壓進行取樣,并把取樣電壓傳輸給主控微處理器,主控微處理器檢測取樣電壓并計算取樣電壓的上升速率,當判斷上升速率低于預設閾值時,輸出開通信號給驅動電路,進而驅動電路輸出控制開通信號到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的控制端,使大電流電子開關單元電路接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185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松茸細胞營養水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營養早餐配制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