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剩余污泥生產生物絮凝劑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617740.1 | 申請日: | 2010-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928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集體;王競;張愛麗;金若菲;曲媛媛;呂紅;項學敏;張勁松;張玉;李春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剩余 污泥 生產 生物 絮凝 工藝 | ||
1.一種利用剩余污泥生產生物絮凝劑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驟:
(1)制備剩余污泥水解懸浮液,于15-120℃水解反應0-60分鐘,得到水解膠體混合液作為生物絮凝劑MBF;
(2)將生物絮凝劑MBF靜置沉降1~12小時,或在200~500轉/min的轉速下離心分離5~60分鐘,得到上清液和殘渣懸浮液或殘渣沉淀,上清液作為生物絮凝劑LBF,殘渣懸浮液或殘渣作為生物絮凝劑RBF;
(3)將生物絮凝劑LBF酸化,靜置沉降1~5小時,或在200~500轉/min的轉速下離心分離5~20分鐘,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殘渣,二次上清液作為生物絮凝劑SLBF,二次殘渣作為生物絮凝劑副產品SRBF被回收利用;
所述的剩余污泥水解懸浮液中,干物質與水的質量百分比為0.5~3%;干物質與氫氧化鈉的質量百分比為1∶0.01~1∶10.0;水解反應在常壓或者不大于0.35MPa的低壓下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剩余污泥生產生物絮凝劑的工藝,其特征還在于:剩余污泥水解懸浮液中,干物質與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5~2%;干物質與氫氧化鈉的質量百分比為1∶1~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剩余污泥生產生物絮凝劑的工藝,其特征還在于:水解反應在0.1~0.25MPa下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剩余污泥生產生物絮凝劑的工藝,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剩余污泥為污水處理廠或污水處理工藝的剩余活性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污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1774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摸板格條
- 下一篇:虛擬物體的同時優選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