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609972.2 | 申請日: | 201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366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征亮;沈學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明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13/40;H01R13/52;H01R24/40;H01Q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13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長 射頻 同軸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射頻同軸連接器,特別是用于衛星天線的高頻頭與天線接收信號之間連接的一種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同類產品是由長50毫米、外徑9毫米,兩端均有連接用螺紋的整體圓筒狀連接套;長55毫米,連接高頻頭一端為插針頭、另一端為2尾片對合鴨咀式結構插針尾組合成的內導體;套接于內導體上、嵌接于連接套內的絕緣套及套接于連接套兩端螺紋連接處的密封圈組成。由于現有的加長型產品連接套的形狀是一個細長的整體圓筒,內導體也是一根細長的組合針體,勢必造成制成品各零件之間的同軸度難以達到要求,因此產品合格率僅僅為75%,不但影響了經濟效益,也浪費了資源緊缺、價格趨升的有色金屬材料;其次,內導體插針尾的2尾片對合鴨咀式結構,與插入的天線接收信號電纜插針之間的電氣連接是通過兩個點實現的,勢必造成連接處回波損耗較大,0.8-2.15GHZ回波損耗RL高達-15db。
由此可見,設計一種制造難度小、產品合格率高,而又電氣性能得到提高的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是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一種制造難度小、產品合格率高,而又電氣性能得到提高的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設計有兩端均有連接用螺紋的圓筒狀連接套,一端為插針頭、另一端為插針尾組合成的內導體,套接于內導體上、嵌接于連接套內的絕緣套及套接于連接套螺紋連接處的密封圈,其特征是連接套由螺紋后端設有環狀凸起的連接頭套,外徑與連接頭套的內腔過盈配合的連接中套,內腔被連接中套外徑過盈配合的連接尾套組成;內導體由插針頭,套接于插針頭后端的管孔形狀插針尾組成,其中插針尾頸部管壁設計有向內弧狀彎曲的3片尾片;絕緣套由套接于插針頭前端的絕緣頭套,套接于插針頭中部的2個絕緣中套,套接于插針尾的絕緣內套,后端套接于插針頭后端與插針尾聯結處、前端套接于絕緣內套外周的絕緣尾套組成;密封圈包括套接于連接頭套外周螺紋后端與環狀凸起交界處的外密封圈,嵌接于連接尾套前端內腔與絕緣尾套前端之間的內密封圈。
所述的3片尾片在插針尾管頸部內腔圓周上成中心對稱分布,即相鄰尾片之間的位置間隔為120弧度。
本發明實施得到的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經試用,與現有技術的同類產品顯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1、制造難度小、產品合格率高,還節省材料。現有技術的同類產品在制造時必須采用長55毫米、外徑15毫米的六角金屬棒,加工深度55毫米的通孔,而本發明在實施中需要的外徑15毫米六角金屬棒縮短為12毫米,其余只需外徑10毫米的普通金屬棒,通孔加工深度均在30毫米之內,裝配后的同軸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但制造難度明顯降低,產品合格率由現有技術的75%提高到95%,而且節省材料15%以上。
2、電氣性能得到提高。內導體與插入的天線接收信號電纜的插針之間的電氣連接部位,本發明采用管孔形狀的插針尾,而且頸部管壁設計有向內弧狀彎曲的3片尾片,高頻信號的過流面是3條接觸線;而現有技術的同類產品是采用2尾片對合鴨咀式結構,高頻信號的過流面是2個接觸點。因此,0.8-2.15GHZ回波損耗RL由現有技術的-15db下降到本發明的-22db。
附圖說明
圖1為符合本發明主題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內導體插針尾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A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將本發明的實施細節說明如下:
如圖1、2所示,一種加長型射頻同軸連接器,設計有兩端均有連接用螺紋的圓筒狀連接套1,一端為插針頭、另一端為插針尾組合成的內導體2,套接于內導體上、嵌接于連接套內的絕緣套3及套接于連接套螺紋連接處的密封圈4,其特征是
——連接套由螺紋后端設有環狀凸起的連接頭套31,外徑與連接頭套的內腔過盈配合的連接中套32,內腔被連接中套外徑過盈配合的連接尾套33組成;
——內導體由插針頭21,套接于插針頭后端的管孔形狀插針尾22組成,其中插針尾頸部管壁設計有向內弧狀彎曲的3片尾片221;
——絕緣套由套接于插針頭前端的絕緣頭套31,套接于插針頭中部的2個絕緣中套32,套接于插針尾的絕緣內套33,后端套接于插針頭后端與插針尾聯結處、前端套接于絕緣內套外周的絕緣尾套34組成;
——密封圈包括套接于連接頭套外周螺紋后端與環狀凸起交界處的外密封圈41,嵌接于連接尾套前端內腔與絕緣尾套前端之間的內密封圈4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明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明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99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