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流程板翅式換熱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609520.4 | 申請日: | 2010-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32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福周;張英;廖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邁鑫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9/00 | 分類號: | 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流 程板翅式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板翅式換熱器,屬于換熱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如圖2所示,現有雙流程板翅式換熱器,包括芯體單元(3’),兩側固定有封頭(4’)、封頭(1’)和封頭(2’),封頭(1’)和封頭(2’)同側且上下排列;封頭(1’)和封頭(2’)緊密焊接在芯體單元(3’)上。當熱介質由進油口進入換熱器時,溫度很高,經過在換熱器中散熱,在出口處的溫度較低;因進出油口所在的封頭緊密焊接在一起,兩封頭的熱應力系數不同,引起的熱變形也不同,極易導致兩封頭相擠兌,引起封口與芯體焊接處撕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雙程板翅式換熱器因熱應力而致的撕裂風險,提供了一種能避免熱裂的換熱器結構,提高了設備壽命和可靠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雙流程板翅式換熱器,包括芯體單元(3),芯體單元(3)一側固定有封頭(4),該側的對立側固定有封頭(1)、封頭(2),封頭(1)和封頭(2)上下排列;所述封頭(1)和封頭(2)分別固定在芯體單元(3)上,兩者之間留有空隙;封頭(1)和封頭(2)的相鄰面各形成一斜面,整體形成一外向的“V”形。
當熱介質由進油口進入換熱器時,溫度很高,經過在換熱器中散熱,在出口處的溫度較低;因進出油口所在的封頭相隔一定距離且開設“V”型口,兩封頭的熱應力系數不同,引起的熱變形也不同,避免了兩封頭相擠兌,以免封口與芯體焊接處撕裂,提高了換熱器使用壽命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雙流程板翅式換熱器,包括芯體單元3(由上下排列的兩個換熱器芯體固定在一起,外覆蓋板),芯體單元3兩側固定有封頭4、封頭1和封頭2,封頭1和封頭2同側且上下排列;封頭1和封頭2分別固定在芯體單元3上,兩者之間留有空隙;封頭1和封頭2的相鄰面各形成一斜面,整體形成一外向的“V”型槽口5。
導熱油自封頭1的進口進入,流經芯體單元3的上芯體并熱交換,然后經過封頭4,折返再流經芯體單元3的下芯體并熱交換,最后經過封頭2流出;兩封頭相隔一定距離且開設“V”型口,兩封頭的熱應力系數不同,引起的熱變形也不同,避免了兩封頭相擠兌,可防止封口與芯體焊接處撕裂。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邁鑫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邁鑫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95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程序連接模塊、方法及其計算機系統
- 下一篇:一種控制鋼水罐粘渣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