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料電池用碳載核殼型銅-鉑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609205.1 | 申請日: | 201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880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李興旺;王芳輝;于書平;婁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88 | 分類號: | H01M4/88;H01M4/90;B01J23/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何俊玲 |
| 地址: | 10002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料電池 用碳載核殼型銅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燃料電池用的碳載核殼型銅-鉑催化劑(Cu@Pt/C)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
燃料電池是一種直接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電化學裝置,其關鍵材料之一是電極催化劑,長期以來,鉑、釕等貴金屬因其具有卓越的催化性能一直被廣泛使用。但由于鉑系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有限,價格昂貴,且鉑在電池中的利率不高,從而限制了燃料電池的發展。雖然合金催化劑能降低Pt的載量,提高催化效率,但在催化劑穩定性等方面還有待提高。核殼催化劑由于具有獨特的催化性能,近年來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因而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化工生產過程。由于合金的電子和表面結構與純金屬不同,因此雙金屬催化劑對某些反應表現出了更好的催化活性。這是由于在金屬單晶的表面沉積另一種金屬后,表層兩種金屬間的相互作用能夠引起雙金屬電子和幾何結構的變化,因而有改變粒子的電荷,能夠官能化,能進行表面反應等優點。
US20100197490介紹了一種鉑包覆非貴金屬制備核殼催化劑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先將Fe、Co、Ni、W、Cu等非貴金屬鹽用化學還原的方法還原成2-10nm的顆粒,在空氣中干燥后升溫600℃到800℃進行退火處理,退火時間因不同金屬而定。退火完成后,將該納米顆粒浸入鉑鹽溶液中,利用電化學置換法在非貴金屬顆粒的表面沉積一薄層Pt殼,從而制備核-殼型納米催化劑。該方法雖然能做出完整的核殼型催化劑,但操作流程復雜,需消耗大量能源,制備成本高。
CN200610019303介紹了一種用化學置換法制備核殼催化劑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將非貴金屬鹽配制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還原劑,制成非貴金屬的納米金屬溶液。再向非貴金屬的納米金屬溶液中加入貴金屬鹽溶液進行化學置換,得到貴金屬包裹在非貴金屬納米顆粒表面的核殼結構催化劑溶液,得到非擔載型核殼催化劑。最后在非擔載型核殼催化劑溶液中加入碳載體進行吸附,得到擔載型核殼催化劑。該方法的優點是操作過程簡單,制備成本低,但催化劑粒徑偏大,而且催化劑僅靠吸附作用與碳載體連接,很容易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脫落,從而降低催化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碳載核殼型銅-鉑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制備具有較小的粒徑、低Pt載量、高催化活性的燃料電池用催化劑材料。
本發明包含以下步驟:
A、將可溶性銅鹽溶于乙二醇液體中,溶液中Cu離子的濃度為0.005~0.05摩爾/升,然后按檸檬酸或檸檬酸鹽與銅離子的物質的量比為1~2∶1加入檸檬酸或檸檬酸鹽,再按碳載體與銅離子的質量比為4~25∶1的比例加入碳載體,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其中碳載體于銅離子較佳的質量比為7~9∶1。所述碳載體是碳黑、碳球或碳納米管中的一種,較好的是XC-72、XC72R、BP2000、BP3000等型號的碳黑或L-MWNT-2040、L-MWNT-4060、L-MWNT-6010型號的碳納米管中的一種;
B、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的乙二醇溶液調節上述混合溶液的pH值為9~11,在160℃~190℃加熱還原,反應過程中要維持pH值恒定,反應時間2~6h,將反應液離心洗滌,50℃~80℃下真空干燥,得到碳載銅粒子(Cu/C);
C、將步驟B中的碳載Cu顆粒均勻分散到乙二醇液體中,再加入氯鉑酸,使溶液中Cu和Pt離子的質量比為0.2~3∶1,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的乙二醇溶液調節體系pH值為7~9,在70℃~110℃下加熱還原,反應時間2~6h;
D、將步驟C中的反應液離心洗滌,直到無氯離子存在,在50℃~80℃下真空干燥,得到碳載核殼型銅-鉑催化劑(Cu@Pt/C)。
通過對最終產物進行結構表征,證明該產物是以碳為載體,活性金屬組分負載在碳為載體表面,且活性金屬是以銅為核心、鉑為殼層的核殼結構的物質;其中Cu的質量百分含量為2-30%,Pt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30%。其中較佳的Cu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15%,Pt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20%。
結果見圖1-2
在圖1中,2θ=22°為碳載體的特征衍射峰;2θ=39°和46°為Pt的特征衍射峰,2θ=43°為Cu的特征衍射峰。由圖1可以看出,Cu和Pt的特征峰都有明顯的表現,說明本發明所制備的Cu@Pt/C核殼型催化劑中包含Cu和Pt元素,且Pt的衍射峰明顯強于Cu的衍射峰,這是因為Cu被Pt包裹在了內部,導致其衍射峰變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92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單相單級電流型光伏并網逆變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按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