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力自控載人升降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607383.0 | 申請日: | 2010-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86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正邦知識產權企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1/42 | 分類號: | B66D1/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博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力 自控 載人 升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升降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載人的能使人員豎直運動到他們所需要的位置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很多領域都需要載人升降裝置。在這些裝置中不需額外的動力源,并且要求人員能夠自行控制下落速度。例如從住宅、寫字樓等高層建筑中逃生時。高樓大廈中發生火災時,人們一般選擇從樓道內逃出或做電梯外逃。當大廈內人員較多時,在樓道口極易造成擁擠,引發惡性事故的發生。由于大廈內人流不暢通而導致的火災慘劇屢屢發生。有些高樓內配置逃生電梯,這些采用備用電源啟動,當大廈內正常的供電系統遭到破壞時,逃生電梯仍可使用。然而當發生火災或其它危難情況時,由于煙霧的存在或者是神智不清,人們往往找不到電梯。并且受電梯空間的限制,一旦發生危難時,電梯也不能將整座樓內的所有人員及時搶救出來,因而電梯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解決此類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是在高樓內備置逃生裝置。當危難來臨時,人們可以通過逃生裝置降落到地面上的安全區域。目前,現有技術公開的逃生裝置中,普遍采用了繩拉裝置。逃生人員靠束帶綁在一個殼體上,殼體的上部固定掛鉤,殼體上設置一個輥筒,輥筒上纏繞鋼絲繩,鋼絲繩的端部聯接與掛鉤相聯接。逃生時,將掛鉤固定在建筑物的任一位置處。逃生人員綁在殼體上,當人下落時,人體重力拉動輥筒旋轉,既而輥筒上的鋼絲繩不斷松動,人體不斷下落。若控制人體下落的速度,就需要控制輥筒的轉速,以實現逃生人員的緩慢下降。現有技術中,控制輥筒轉速的結構有很多,有采用數組剎車塊的剎車組件。也有的采用蝸輪蝸桿機構,當蝸輪旋轉時,人體下落;當蝸輪不旋轉時,利用蝸輪蝸桿的自鎖性,人體就停留在半空中。人體下落的速度取決于逃生人員操縱蝸桿的速度。盡管上述情況都能滿足逃生需要,但結構依然復雜,制造成本高。實踐證明,當從高樓內下落逃生時,逃生人員往往比較凹緊張,有時會出現神智不清的情況,因而在設計救生裝置時,應該便于操作。并且為普及使用,制造成本應該降低。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力自控載人升降裝置,該裝置能實現載人自控,便于控制下落速度。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人力自控載人升降裝置,包括殼體及輥筒,殼體的上部固定掛鉤,輥筒上纏繞拉繩,其特征在于輥筒上還纏繞剎車帶,剎車帶的一端固定在殼體上、另一端聯接剎車桿,剎車桿上套裝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剎車桿相固聯、另一端固定在殼體上。
本發明在剎車桿的下方設置擺桿,擺桿通過鉸鏈與剎車柄相聯接。
本發明在殼體上設置一根轉軸,轉軸的一端安裝小齒輪,輥筒軸上套裝與小齒輪相嚙合的大齒輪;大齒輪和輥筒軸之間設置單向離合機構;轉軸可設置在輥筒的下方;轉軸的一端聯接轉柄。
本發明在位于轉動輪上方的殼體上固定一根繩輥,拉繩繞經繩輥后與掛鉤相聯;殼體的下部固定束帶。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正常情況下,剎車帶受彈簧的拉力而拉緊,輥筒受剎車帶的摩擦力作用不能轉動,該裝置就處于靜止情況;當需要下落時,操縱擺桿即可推動剎車桿上移,剎車帶失去拉力而松動,在人體重力的拉動下,輥筒轉動,拉繩松開,該裝置就可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只需要控制剎車桿的剎車距離就可控制下落速度;當需要上升時,轉動轉柄即可帶動輥筒反向轉動,因而可根據需要隨時上升或下降。本發明結構簡單,可廣泛應用在住宅、酒店、學校、商場、辦公樓等場所作救生之用,也可用于礦井開采、攀巖等作升降器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剎車帶松動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掛鉤,2.拉繩,3.輥筒,4.殼體,5.轉柄,6.束帶,7.定位套,8.固定環,9.轉軸,10.剎車桿,11.彈簧,12.剎車柄,13.小齒輪,14.剎車帶,15.大齒輪,16.鉸鏈,17.繩輥,18.擺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正邦知識產權企劃有限公司,未經淄博正邦知識產權企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73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