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芋艿地下病蟲害的藥物及應用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605480.6 | 申請日: | 201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57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26 | 分類號: | A01N65/26;A01N59/16;A01N63/0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芋艿 地下 病蟲害 藥物 應用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芋艿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對芋艿生長過程中的地下病蟲害起防治作用的藥物及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芋艿簡稱“芋”,俗稱“芋頭”。單子葉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葉卵形,葉柄長而肥大,花黃綠色。地下有肉質球莖,富含淀粉,可供食用。芋艿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淀粉含量達70%,既可以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芋艿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成分。我國南方及華北各省,均有栽培。
芋艿的害蟲主要是金龜子,成蟲嚙食芋艿葉,幼蟲生活在土中,咬食幼苗嫩莖,還蛀空球莖及根狀莖。芋艿基部被鉆成孔眼后,傷口愈合留下的凹穴,極大的影響了芋艿的質量。目前對此蟲害的防治采用敵殺死進行殺蟲。此外,其傷口可攜帶軟腐病病菌,造成軟腐病的發生,危害性很大。一般采用1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兌水50公斤液灌穴。這些防治方法都不能有效地防治芋艿病蟲害,藥物還會殘留在芋艿內,危害人體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治芋艿地下病蟲害,且無農藥殘留危害的藥物及應用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治芋艿地下病蟲害的藥物,由高鈣粉、苦楝粉和高錳酸鉀混合而成,它們的重量百分比為:高鈣粉65-85%,苦楝粉10-25%,高錳酸鉀5-10%。
所述高鈣粉由秸稈粉、面粉和骨屑或貝殼粉混合而成,骨屑或貝殼粉占高鈣粉質量百分比65%以上。
將高鈣粉粉碎過120-200目篩,將苦楝子和高錳酸鉀分別放入破碎機破碎,過120-200目振動篩得苦楝粉和高錳酸鉀粉,將高鈣粉、苦楝粉和高錳酸鉀粉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即得成品。
所述藥物的應用方法為:種植前用該藥物對芋艿種子進行拌種。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采用本技術方案所述的藥物及應用方法用于防治芋艿地下病蟲害,經三年定點實驗,可有效防治芋艿的金龜子成蟲、幼蟲危害并對芋艿的軟腐病等均能有效防治,且連續使用后農藥殘留低,對土壤的性質無影響,不影響芋艿的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限于實施例。
實施例1
重量百分比為高鈣粉65%,苦楝粉25%,高錳酸鉀粉10%。先按秸稈粉15%、面粉20%、貝殼粉65%的重量百分比配制高鈣粉,攪拌均勻后粉碎過120目篩,經微波消毒滅菌備用。將具有殺蟲作用的生苦楝子干燥后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具有殺滅細菌、消毒作用的高錳酸鉀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高鈣粉、苦楝粉和高錳酸鉀粉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種植前用該藥物對芋艿種子進行拌種。
實施例2
重量百分比為高鈣粉85%,苦楝粉10%,高錳酸鉀5%。先按秸稈粉15%、面粉15%、骨屑70%的重量百分比配制高鈣粉,攪拌均勻后粉碎過120目篩,經微波消毒滅菌備用。將具有殺蟲作用的生苦楝子干燥后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具有殺滅細菌、消毒作用的高錳酸鉀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高鈣粉、苦楝粉和高錳酸鉀粉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種植前用該藥物對芋艿種子進行拌種。
實施例3
重量百分比為高鈣粉為75%,苦楝粉15%,高錳酸鉀10%。先按秸稈粉20%、面粉15%、骨屑30%、貝殼粉35%的重量百分比配制高鈣粉,攪拌均勻后粉碎過120目篩,經微波消毒滅菌備用。將具有殺蟲作用的生苦楝子干燥后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具有殺滅細菌、消毒作用的高錳酸鉀放入粉碎機中破碎,過120目振動篩。將高鈣粉、苦楝粉和高錳酸鉀粉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勻,種植前用該藥物對芋艿種子進行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54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