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604505.0 | 申請日: | 2010-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0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谷軒農業經濟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馬鈴薯 高產 栽培技術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新型技術涉及馬鈴薯的栽培方式,能有效增長馬鈴薯的產量。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馬鈴薯傳統種植方法是將馬鈴薯切塊種植,畝產基本達到極限,不能滿足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土地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亦難以得到提高。
發明內容
一、薯種準備
1、選用無外傷的馬鈴薯整薯做薯種(千萬不可采用傳統的切片薯種方式);
2、單個薯種重量應在1兩至2兩之間,切記要使用脫毒種薯種植!
3、按照專利產品——“酵母水解液馬鈴薯營養素”的配方要求兌水配置“馬鈴薯營養素
4、將選好的薯種置于閉光場所(如室內),可在堆積薯種的地面鋪設草席,盡可能防止“馬鈴薯營養素”流失。為使“馬鈴薯營養素”可以均勻噴淋分布在薯種表面,薯種堆積通常不超過3層;
5、利用噴霧器將配制好的“馬鈴薯營養素”向薯種均勻噴灑;
6、用草簾子覆蓋在已經噴灑過“馬鈴薯浸液”的薯種,防止“馬鈴薯營養素”過快蒸發;
7、24小時后即可用于下種;
二、播種
1、施底肥
薯種下施化肥,化肥用量每畝尿素15公斤、磷肥5公斤、硫酸鉀40公斤,混合后施用。(實際施肥量按當地種植土地具體情況施用);
薯種上施有機肥,豬糞最佳;
2、種植密度
水澆地——原則:淺栽深培土。壟高25公分,行距70——80公分,株距25公分,深度15公分。(約3800/每畝)
旱地——原則:深栽深培土。行距60-70公分,株距30公分,深度15g-20公分,;(約3800/每畝)
3、用賽克津7-8克除草劑、60%丁草胺15-20毫升或90%己草胺50毫升兌水800-1000克噴灑(在覆蓋薄膜前)。
4、噴灑除草劑后立即覆蓋塑料薄膜(幅寬90厘米的地膜),在薄膜上壓土,厚度3公分(壓土后種苗將頂穿薄膜長出);覆蓋薄膜根據各地情況參考應用。
三、田間管理
1、間苗
——在薯苗長到20公分時(民間常稱一咋),將每一株群(每一薯種會生長出多個薯苗)僅保留3個最強壯的薯苗,其余掐除——注意不可以拔出,以免傷到正常薯苗的根部(適用于小面積種植);
2、除草
——僅在薯苗長到10-15公分時,進行一次常規除草,注意保護正常薯苗的根系。在生長期要特別注意清除靠近薯苗的大顆草,但不能采用拔除,以免傷到正常生長馬鈴薯的根系;
3、培土
——通常在馬鈴薯生長期間進行2次培土,培土即為保護馬鈴薯生長,也可用土壓滅薯苗根部的野草;
4、追肥
——水澆地、旱地在一次性施肥后,不提倡追肥。
6、澆水與排水
——保持馬鈴薯生長期的水分需求是高產的重要環節,有條件的水澆地應保持土壤的濕潤。但在澆灌時萬不可讓馬鈴薯長時間泡在水中,當浸泡時間超過24小時時,馬鈴薯根莖將變質,會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
——收獲前10天左右要停止澆水;
——雨季要特別注意排水,若雨水泡時間超過24小時,馬鈴薯根莖將變質,會嚴重影響馬鈴薯的產量;
四、收獲時間
1、冬季種植馬鈴薯可按常當地買規時間進行收獲;
2、秋收馬鈴薯應選擇在近霜凍時或霜凍時收獲(這個時間較常規方式推遲了近一個月,這段時間盡管葉枝已漸干枯,但地下的馬鈴薯仍然在生長中)
全新的土豆種植方法的適合范圍
本新型種植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做到在水澆地上創出奇跡般的高產量!也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創高產!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利用該項技術,其意義特別重大!因為在我國的土豆產區絕大部分都處在于早、半干旱的很多省份,由于該項專利技術具有了全方位的優勢,可以大幅度提高馬鈴薯產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谷軒農業經濟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谷軒農業經濟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6045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蘋果蜜餞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空氣炮用可調變容積的高壓腔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