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99265.X | 申請日: | 2010-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8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喜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喜遠 |
| 主分類號: | F24J2/04 | 分類號: | F24J2/04;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慶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太陽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集熱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利用太陽能集熱裝置,主要是采用常規的數列集熱管并聯吸收太陽熱能,導熱介質單純從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依據需求的溫度制作不同的集熱管,太陽能利用率不高。而且太陽能集熱技術存在的用途單一、成本昂貴等缺點。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供應不同的溫度用于家居沐浴、蒸飯、醫藥衛生消毒和工業方面烘烤等多種用途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太陽能利用率高,同時降低制作成本,減少多種設備擺放空間等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種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該裝置包括輸送導熱介質導熱的若干集熱管,其中:所述各集熱管依次管路串接,設有一個導熱介質進口和至少兩個導熱介質出口,所述各出口以及與進口相隔至少一根集熱管。
本發明采用上述結構后,通過構成可逐級遞增集熱的導熱介質出口,每多經過一根或一根以上集熱管的出口其導熱介質溫度就會逐級升高,構成可以達到實現不同溫度的導熱介質出口,各出口導熱介質的溫度可以達到各設計要求溫度(如60度、80度、100度....)。同時提高太陽能利用率高、降低制作成本和減少多種設備擺放空間的技術效果,從依此結構按照需求可多安裝數列,能供應不同的溫度用于家居沐浴、蒸飯、醫藥衛生消毒和工業方面烘烤等多種用途。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
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進口設在首根集熱管的前端,集熱管之間和尾根集熱管的后端均設有出口。
上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集熱管平行排列設置。
上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集熱管盤繞設置。
上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集熱管為不銹鋼管或鋁合金管或高硼硅玻璃管。
上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每根集熱管又是由3~6個子集熱管串聯構成,增加集熱接觸的端面。
上述的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所述導熱介質為導熱油或水或其他有機導熱介質。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二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三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集熱管,11為進口,12為出口,1’為集熱管,2為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所示,一種多功能太陽能集熱裝置,該裝置包括輸送導熱介質導熱的四根集熱管1,集熱管1平行排列設置在支架2上,各集熱管1依次串聯,進口11設置在首根集熱管1的前端,集熱管1之間和尾根集熱管1的后端均設有出口12;集熱管1為不銹鋼管或鋁合金管或高硼硅玻璃管;導熱介質為導熱油或水或其他有機導熱介質。
參閱圖2和圖3所示,集熱管1平行排列設置在支架2上,其中的每根集熱管1又是由4個等長度的子集熱管1’構成,子集熱管1’之間管路串聯。
參閱圖4所示,由12個子集熱管1’盤繞串接構成集熱管1設置在支架2上。其中導熱介質出口12之間和入口11之間相隔4個子集熱管1’,設置成1~3級溫差的導熱介質出口12。
本發明在具體使用時,進口11連接太陽能高溫導熱介質的輸出端,每個出口12將依據設計的口徑大小分流相應的介質流量,分別連接不同溫度要求的用熱器。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如集熱管1盤繞成多邊形或圓形設置,其中的子集熱管1’結構是以構成設計的一定集熱長度,以實現每個出口12的不同設計溫度。盤繞設置時每一根集熱管1中的子集熱管1’可以采用不同長度和數目設置,以適應環形結構。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結構的調整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喜遠,未經張喜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92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Zigbee技術的機動車性能檢測系統
- 下一篇:截止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