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管理不同種類業務流的技術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94516.5 | 申請日: | 2010-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98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S·特賴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14 | 分類號: | H04W28/14;H04W28/18;H04W76/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張揚;王英 |
| 地址: | 美國加***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管理 不同 種類 業務 技術 | ||
背景技術
無線通信系統通過諸如射頻(RF)頻譜的一個或多個部分之類的共享無線通信介質傳送信息。工作在60吉赫茲(GHz)頻帶的毫米波(mm波)的最近的創新保證了在大約10米的短距離內每秒(Gbps)幾吉赫茲的吞吐量。現有的mm波通信系統可以傳送不同類型的信息,例如視頻和多媒體流,每一類型的信息消耗不同數量的無線資源。具有不同服務質量(QoS)需求的應用可以使用不同的確認方案、調制和編碼方案、協議、帶寬量、存儲資源等等。例如,相比由電子郵件(email)或流式視頻應用使用的數據信息,傳送電話呼叫的聲音信息的互聯網協議電話(VoIP)應用可能具有更高的QoS需求。此外,有時在動態的基礎上,一些應用比其它的應用需要更高的帶寬。因此,用于增加無線資源的有效使用率的技術可以提高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和可用性。關于這些和其它的考慮做出了各種改進。
附圖說明
圖1描繪了通信系統的一個實施例。
圖2描繪了第一無線網絡的一個實施例。
圖3描繪了第一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4描繪了第二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5描繪了第三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6A描繪了第四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6B描繪了第五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6C描繪了第六分組數據結構的一個實施例。
圖7描繪了邏輯流的一個實施例。
圖8描繪了第二無線網絡的一個實施例。
圖9描繪了邏輯框圖的一個實施例。
圖10描繪了制品的一個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各個實施例可以概括地針對用于為無線通信系統管理不同種類業務流的、增強的業務管理技術。一些實施例可以具體地針對用于管理通過例如60GHz?mm波無線視頻區域網(WVAN)、無線個域網(WPAN)或無線局域網(WLAN)之類的高吞吐量(HT)無線通信系統的一個或多個無線通信信道傳送的不同種類業務流的增強的業務管理技術。WVAN和WPAN網絡由于其有限的傳輸范圍和參與設備,有時被稱為“微微網”。
增強的業務管理技術可以相對于常規技術提供幾個優點。在許多情況下,無線鏈路可能不可靠。例如,根據鏈路狀況,例如衰落、干擾、移動的人、移動的移動設備和其它因素,業務數據可能被丟失。較高的數據速率對鏈路狀況甚至更敏感。用以獲得較高數據速率和數據幀的可靠傳輸的一個已知方案是通過使用速率適配和幀的重傳。另一已知方案是使用非常低的速率以可靠傳輸短控制幀。這些方案非常適合例如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TCP/IP)之類的通信協議的數據傳輸特征,其意圖在于在不丟失任何信息的情況下傳送每一幀。當前的QoS通常不改變無損傳送的假設。然而,一些應用可能不需要無損傳送,因此,在所有應用之間應用一個可靠性級別可能導致無線資源的低效使用。例如,一些流式視頻應用可以忍受丟失一些數據幀而不會使整個應用崩潰,雖然質量可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來自一個應用的數據的不同部分可能比其它部分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對于不平等的保護措施存在這樣的分割,其中,最高有效位(MSB)可能比最低有效位(LSB)需要更多的可靠性,對于象MPEG的壓縮視頻,“I”幀比其它類型的幀重要。目前,沒有一種利用不同的可靠性級別來傳送不同數據幀的有效方案。例如,通過使用更健壯的調制和控制方案(MCS)和增加對特定數據幀而不是對所有數據幀的重試次數,可以獲得更高的可靠性。因此,當鏈路帶寬有限時,犧牲其它較不重要的數據幀,將更多的無線資源分配給要以較高可靠性傳送的更重要的數據變得重要。除了有效使用鏈路帶寬之外,另一問題在于,最大的介質訪問控制(MAC)服務數據單元(SDU)(MSDU)大小典型地由給定的通信協議定義,因此,不能對其進行協商,即使當給定的應用可以使用較短長度的MSDU時。這導致低效的存儲區預留,并導致較高的設備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公司,未經英特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45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