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鏈輪蹬力自行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94320.6 | 申請日: | 2010-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3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鄒勇;李豐祥;齊國強;劉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3B22/04 | 分類號: | A63B22/04;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鏈輪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鏈輪蹬力自行車,屬于體育運動健身器材領域。
技術背景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有許多人利用早晚進行體育鍛煉,由于受到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滿足不了這種愿望。目前雖然有許多健身器材,但對于腿部鍛煉的還比較少,該發明是一種利用短短的休息時間進行腿部鍛煉,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健身器材,以滿足人們的生活要求。體育鍛煉是現代人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調節心理、娛悅身心、適應社會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體育鍛煉由于受場地器械的限制,有許多運動員在訓練中經常發生受傷現象,重者癱瘓,輕者腰酸腿疼,給運動生涯帶來許多不便。該鏈輪蹬力自行車創造后給運動員在訓練中帶來輔助的練習效果。也可以在家庭和辦公娛樂場所使用,是學校及家庭必備的健身器械。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實用,不受場地和時間限制的鏈輪蹬力自行車。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鏈輪蹬力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輪、鏈輪、中柱、凹支架、鏈條、底座、腳蹬、鏈盤、扶手,車輪安裝在中柱的兩端,鏈輪安裝在中柱的中間,凹支架分別固定在車輪與鏈輪的中間位置,凹支架固定在底墊上,鏈條連接鏈輪與鏈盤連成一體,腳蹬安裝在鏈盤上,扶手安裝在底座中間位置上。練習者兩腳分別踩在腳蹬上,即可練習。
使用時,人體兩腳分別踩在腳蹬上,利用人體兩腿依次蹬踏腳蹬帶動車輪轉動,車輪帶動鏈條,做圓周運動后雙腿隨著轉動,以加強下肢力量的目的。它是一種有氧運動器材,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并對心血管系統功能提高有相當大的作用。在訓練中,有氧動動要注意呼吸的配合;若減肥要安排多組少次數,若健美則應少組多次數。大強度短時間訓練有利發展力量和速度,中小強度長時間訓練有利于發展耐力,是一種非常適合男女老少有氧運動的健身器材,可有效鍛煉人的心血管系統,通過不同的騎行速度,可有效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人雙腳蹬在腳蹬上,安全系數較大,不易發生傷害事故。等夠加快腰腿部和腳底各部位血液循環,使腳部和腿部肌肉加強,提高鍛煉身體的功能,對關節疼痛、腰腿疼患者恢復具有輔助治療作用。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不受場地和時間限制,搬運方便,容易操作,比較適用于青少年、中老年、廣大體育鍛煉和專業
體育運動員使用以及有關疾病的輔助治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鏈輪蹬力自行車的最佳實例,其中:(1)車輪(2)中柱(3)鏈輪(4)鏈條(5)扶手(6)座椅(7)鏈盤(8)腳蹬(9)底座(10)凹支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鏈輪蹬力自行車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鏈輪蹬力自行車,其特征在于:車輪1安裝在中柱2的兩端,鏈輪3安裝在中柱2的中間,凹支架10分別固定在車輪1與鏈輪3的中間位置,凹支架10固定在底座9上,鏈條4連接鏈輪3與鏈盤7連成一體,腳蹬8安裝在鏈盤7上,扶手5安裝在底座9中間位置上。練習者兩腳分別踩在腳蹬上,即可練習。
使用時,人體兩腳分別踩在腳蹬上,利用人體兩腿依次蹬踏腳蹬帶動車輪轉動,車輪帶動鏈條,做圓周運動后雙腿隨著轉動,以加強下肢力量的目的。它是一種有氧運動器材,可以有效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并對心血管系統功能提高有相當大的作用。蹬踏速度人體自由掌握,運動量可以通過雙腿力量大小自己調節。能夠加快腰部腿部和腳底各部位血液循環,使腰部和腿部肌肉加強,提高鍛煉身體的功能,本發明適合青少年和中老年鍛煉身體。
所述的鏈輪蹬力自行車,車輪可以換成鑄鐵輪式或其他材料,也可以在車輪上加上阻力設備,以加大雙腳蹬踏的力量,加強下肢力量的鍛煉。可以將兩輪及鏈條上方加裝防護罩,以加強人身與器的安全。椅子可前后轉動,上下調整高度,在扶手上可以安裝時間測試設備及肌電測試儀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43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