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獲得波束賦形增益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93856.6 | 申請日: | 201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7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曦林;張志偉;李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52/24 | 分類號: | H04W52/24;H04W52/30;H04W52/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謝安昆;宋志強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獲得 波束 賦形 增益 方法 | ||
1.一種獲得波束賦形增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進行系統中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上行信道估計,得到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上行信道矩陣
b、根據所述得到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下行信道矩陣利用所述計算下行數據信道采用波束賦形發送時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利用所述計算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小區專有參考信號(CRS)傳輸的信道矩陣利用所述計算CRS采用發送分集時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
c、計算所述對于所述的相對值,以所述相對值作為各子載波或子帶上的波束賦形增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為:
當所述和所述以dB的形式表示時,按照計算波束賦形增益BF_Gain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根據計算所述其中,σ2為接收端每根天線的噪聲方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為:
按照計算系統中所有子載波和子帶上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平均值其中,s為載波序號,S為系統中的所有子載波和子帶的個數;
當所述和所述以dB的形式表示時,按照計算所述BF_Gain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采用單流波束賦形時,步驟b中計算所述為:
利用所述按照計算其中,wBF為數據傳輸波束賦形的賦形系數;
利用所述按照計算所述其中,σ2為接收端每根天線的噪聲方差;
當采用雙流波束賦形時,步驟b中計算所述為:
利用所述計算的兩個特征值λ1和λ2,以及λ1和λ2分別對應的特征向量w1和w2;
按照計算
利用按照計算第一個流對應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
利用所述按照計算第二個流對應的接收端的信干噪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385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