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電源切換開關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92130.0 | 申請日: | 2010-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42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愛斯凱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06 | 分類號: | H01H1/06;H01H1/56 |
| 代理公司: | 揚州蘇中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許必元 |
| 地址: | 225009 江蘇省揚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電源 切換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電源切換開關,尤其是三相四線制的電器開關觸頭的結構,屬于電器開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低壓供電線路上都采用三相四線制,三相指L1-(A)相、L2-(B)相、L3-(C)相三相,四線指通過正常工作電流的A、B、C三根相線和一根N線(中性線),或稱零線。由于在三相四線制中有中線,而中線的作用在于保證負載上的各相電壓接近對稱,在負載不平衡時不致發生電壓升高或降低,若一相斷線,其他兩相的電壓不變。四極雙電源切換開關雖然可以滿足上述要求,但是卻未考慮到實際使用中四極同時切換的雙電源切換開關對于用戶的負載特別是單相負載帶來的不利影響。由于雙電源切換開關需要帶載切換,實際使用中切換瞬間會由于相線與零線滅弧時間不同步,導致零線瞬時開路,嚴重時可以導致單相負載因電壓瞬間升高而燒毀。
三相四線制供電線路上的雙電源切換開關,由殼體和安裝在殼體內的動觸頭、靜觸頭、推拉桿等構成,靜觸頭相對于殼體固定,動觸頭安裝在推拉桿上,動觸頭隨推拉桿的推進和拉出與靜觸頭接觸閉合和分離斷開。動、靜觸頭接觸閉合時,是靜觸頭的前端和動觸頭的前端先接觸。動、靜觸頭分離斷開時,是靜觸頭的前端和動觸頭的前端后分離?,F有的推拉式電器開關的A、B、C三相線的動、靜觸頭和零線的動、靜觸頭的結構是完全相同的,動、靜觸頭的長度、寬度都是一樣的,開關的動、靜觸頭的接觸閉合和分離斷開都是同時的。根據零線的作用,零線的動、靜觸頭如能在A、B、C三相線的動、靜觸頭接觸閉合前先接觸閉合,在A、B、C三相線的動、靜觸頭分離斷開前先分離斷開,有利于供電線路和開關的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有利于供電線路和開關安全的雙電源切換開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電器控制開關,包括殼體及殼體內安裝的A、B、C三相動、靜觸頭和N相動、靜觸頭,靜觸頭與殼體安裝固定成一起,動觸頭安裝固定在推拉橫梁上,其特征是所述的N相(零線)靜觸頭的前端設有向前延伸的前觸塊。
所述的動觸頭上設有按壓住動觸頭的壓簧。
所述的殼體和推拉橫梁的材料為DMC(不飽和聚酯團狀模塑料)。
雙電源切換開關閉合接通時,N相動觸頭與N相靜觸頭前端的前觸塊先相互接觸,隨后A、B、C三相動、靜觸頭才同時相互接觸;雙電源切換開關分斷時,N相動觸頭與N相靜觸頭前端的前觸塊分離斷開滯后于A、B、C三相線的動、靜觸頭的分斷。
本發明結構科學合理,生產制造容易,使用性能好。N相靜觸頭前端設置向前延伸的前觸塊,使之達到與動觸頭先合后分的效果。當切換開始過程中相線端拉弧的同時,該結構可以保證零線暫不分離;而當切換即將結束過程中相線端拉弧的同時,該結構可以保證零線已經可靠接觸了,整個切換過程中不會發生零線騰空的現象,有利于供電線路和開關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動、靜觸頭結構示意圖;
圖中:1A相靜觸頭、1-1A相動觸頭、2B相靜觸頭、2-2B相動觸頭、3C相靜觸頭、3-3C相動觸頭、4N相靜觸頭、4-4N相動觸頭、5前觸塊、6殼體、7壓簧、8推拉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雙電源切換開關,由殼體6及殼體內安裝的A相靜觸頭1、A相動觸頭1-1、B相靜觸頭2、B相動觸頭2-2、C相靜觸頭3、C相動觸頭3-3、N相靜觸頭4、N相動觸頭4-4等構成,所有的靜觸頭與殼體安裝固定成一起,N相靜觸頭4-4的前端設置向前延伸的前觸塊5。所有的動觸頭安裝固定在推拉橫梁8上,動觸頭上設置按壓住動觸頭使動觸頭保持彈性的壓簧7。殼體6和推拉橫梁8的材料為DMC(不飽和聚酯團狀模塑料)。雙電源切換開關閉合接通時,N相動觸頭與N相靜觸頭前端的前觸塊先相互接觸,隨后A、B、C三相動、靜觸頭才同時相互接觸;雙電源切換開關分斷時,N相動觸頭與N相靜觸頭前端的前觸塊分離斷開遲后于A、B、C三相線的動、靜觸頭的分離斷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愛斯凱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揚州愛斯凱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21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對準金屬硅化物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預警信息多通道智能接收機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