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及使用其的密封型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91975.8 | 申請日: | 2010-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08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0-05 |
| 發明(設計)人: | 池田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2 | 分類號: | H01M2/12;H01M10/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518109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 電池 安全閥 使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及使用其的密封型電池,尤其是關于電池內的壓力過大時具有連通外部的閥體功能的安全閥。
背景技術
密封型電池中,在電池內部因某些原因而發生異常反應,使電池內部壓力上升的情形時,在密封型電池會有因電池本身的爆炸造成人體、財物上的損失的可能性。作為解決其問題的對策,就必須在達到電池爆炸前排出電池內部的氣體,因此在電池外殼具備安全閥。
此安全閥雖有以預先設計的內壓破裂釋放而將內部氣體向外部排出的閥體,但此閥體所要求的特點上,雖破裂釋放壓力比一般的電池內部壓力還高是理所當然的,但盡可能低的釋放壓力(作動壓)則在安全上較理想。
在電池內部的氣體產生量若大,排出此氣體的閥體的面積假使較小,電池內部壓力會暫時增加而仍然有達到爆炸的危險性。
因此,根據易破裂槽的破裂所形成的氣體排出部的面積,對排出產生氣體量具有足夠面積是很重要的。
此封閉型電池使用于行動電話及數碼相機等,因此由于處理而使用者將其掉落在地上或地板上使閥體部損壞,有電解液泄漏等可能性。因此對于掉落意外,閥體不易損壞是相當重要,而要求有掉落強度。
為了如以上目的,密封型電池具有安全閥作為安全機構。形成此安全閥的方法,有于密封板面內通過加壓或蝕刻等形成具有固定大小的薄膜的方法(加壓閥及壓印閥)。
亦有在密封板面內先開設具有固定大小的開孔,往其開孔將薄的薄膜通過金屬復合或者焊接而貼附作為閥體的方法(金屬復合閥)。
金屬復合閥雖具有保持安全閥的必要特性的低作動壓、寬廣的排出面積及強的掉落強度的優點,但需要加壓步驟和金屬復合步驟等制造步驟,制造步驟復雜,且制造技術困難而產量差,因此有成本高的缺點。
對此,加壓閥可僅根據加壓于密封板內面形成閥體,因此可降低成本。
對氣體排出可容易確保足夠的預定大小以上的安全閥面積,但相比較于金屬復合閥,難以獲得穩定的低作動壓。
因此,加壓閥的開發,根據加壓裝置的精確的下止點控制及適合材料的改良開發而被不斷進行。
日本特開平11-273640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一種安全閥,在密封板形成圓頂狀而薄片的閥體,此閥體的邊緣附近形成易破裂槽。
日本特開2005-135873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記載一種安全閥,在密封板形成薄片的閥體,于閥體形成向電池內側突出的至少一圓頂部,圓頂部的至少一邊緣峰形成用以使閥體容易破裂的破裂槽。
發明內容
然而,近年來,電池容量增加的同時,過度充電等異常時產生的氣體量亦變得比以往多,若異常時產生的氣體未從安全閥的開孔一次釋放的話,有電池外殼爆炸的可能,而如上述的現有技術的安全閥則無法對應。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電池的安全閥及使用其的密封電池,其于將密封型電池外殼的開口部封口的密封板所設置的安全閥中,在電池內部壓力上升時,可快速將電池內部的氣體排出。
(1)本發明的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在將電池外殼的開口部封口的密封板形成薄形的閥體,電池內部壓力超過設定值時閥體被開啟而將電池內的氣體排出電池外的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中,其特征在于構成上述安全閥具備設置于閥體外緣而剝離閥體整體的環狀薄形的外側環狀槽、此外側環狀槽的內側區域所設的環狀薄形的內側環狀槽、連接外側環狀槽和內側環狀槽的直線狀薄形的連接槽,且外側環狀槽、內側環狀槽、及連接槽設置于電池外方的上側及/或電池內側的下側的同一側,內側環狀槽及連接槽的?厚度比外側環狀槽的厚度還厚。
(2)本發明的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連接上述外側環狀槽和內部環狀槽的直線狀薄形的連接槽,是由相對電池外殼側面的橫向平面所平行形成的橫向連接槽、相對電池外殼側面的縱向平面所平行形成的縱向連接槽所組成。
(3)本發明的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環狀薄形的外側環狀槽和劃分安全閥的外緣的階梯部為形成相似形狀。
(4)本發明的密封型電池的安全閥,其特征在于多個設置上述直線狀薄形的連接槽,當電池內部壓力上升時,在內側環狀槽和直線狀薄形的連接槽的交叉點開始變形,該變形從該連接槽往上數環狀薄形的外側環狀槽傳播,粉碎外側環狀槽,以將電池內部產生的氣體一次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919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白色磷光有機發光器件
- 下一篇:可避免沖蝕的汽油機氣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