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嚙合齒輪機油泵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82309.8 | 申請日: | 2010-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22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許仲秋;劉光明;徐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10 | 分類號: | F04C2/10 |
| 代理公司: | 衡陽市科航專利事務所 43101 | 代理人: | 劉勛階 |
| 地址: | 4214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嚙合 齒輪 機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程機械齒輪箱潤滑系統的機油泵,特別是一種內嚙合齒輪機油泵。
背景技術
現有工程機械齒輪箱潤滑系統的機油泵,使用一種濺潑式、滴灌式或擺線轉子泵等潤滑方式,其潤滑效率低,潤滑效果差,機件磨擦系數高,造成零件的不正常磨損,降低了齒輪箱的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輸油平穩、潤滑效率高、潤滑效果好的內嚙合齒輪機油泵,以提高潤滑效率和潤滑質量,提高潤滑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齒輪箱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嚙合齒輪機油泵,包括泵體、泵蓋、內齒輪、外齒輪和傳動軸,傳動軸中部和外齒輪過盈連接并與內齒輪成套安裝在齒輪孔以及泵體、泵蓋的軸孔內,在泵體內腔的外齒輪孔與內齒輪孔相互形成的偏心距空間內設有月牙形隔離板。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隔離板內圓弧線與外齒輪頂圓精密動配合,用以阻隔外齒輪齒腔內機油的外泄,并將機油從進油腔輸送到出油腔;隔離板外圓弧線與內齒輪齒頂圓精密動配合,用以阻隔內齒輪齒腔內機油的外泄,將機油從進油腔輸送到出油腔。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月牙形隔離板與泵體整體連接。
本發明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月牙形隔離板與泵體整體成型。
本發明由于采用如上設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噪音低、輸油平穩、自吸性能強、潤滑效率高、潤滑效果好等特點,有良好的低高轉速特性,提高了潤滑效率和潤滑質量,使機油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大幅度提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詳細內容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內嚙合齒輪機油泵,包括泵體1、泵蓋2、內齒輪3、外齒輪4和傳動軸5,傳動軸5中部和外齒輪4過盈連接并與內齒輪3成套安裝在齒輪孔以及泵體1、泵蓋2的軸孔內,在泵體1內腔的外齒輪孔與內齒輪孔相互形成的偏心距空間內設有與泵體1整體成型的月牙形隔離板6,隔離板6既是承擔內齒輪3和外齒輪4兩者齒腔輸送潤滑油隔離和輸油的通道,同時也是阻隔出油腔與進油腔的和防止壓力油回流的隔離裝置,隔離板6內圓弧線與外齒輪4頂圓精密動配合,用以阻隔外齒輪4齒腔內機油的外泄,并將機油從進油腔輸送到出油腔;隔離板4外圓弧線與內齒輪3齒頂圓精密動配合,用以阻隔內齒輪3齒腔內機油的外泄,將機油從進油腔輸送到出油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823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04C 旋轉活塞或擺動活塞的液體變容式機械
F04C2-00 旋轉活塞式機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嚙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圓弧形傳送運動,每個元件都具有相同數目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嚙合式,即帶有與齒輪機構相似的配合構件的嚙合
F04C2-22 .內軸式,與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具有同方向的運動,或其中的1個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內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齒或齒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嚙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嚙合處的運動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組中兩組或多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這些組中的一個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間具有其他形式的運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