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產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79969.0 | 申請日: | 2010-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71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堅;劉繼棟;孫明雪;周景文;堵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9 | 分類號: | C12N1/19;C12N15/52;C12P7/02;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麗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芳樟醇 基因工程 及其 構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產s-芳樟醇的酵母工程菌及其構建方法,尤其是一種分子手段改造萜類生產(MVA)途徑并異源引入s-芳樟醇合成酶,從而調控代謝流實現s-芳樟醇過量積累的方法,屬于遺傳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芳樟醇(linalool),又名沉香醇、芫荽醇,學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芳樟醇屬鏈狀萜烯醇類,有α-和β-兩種異構體,還有左旋(s)、右旋(l)兩種光異構體。在不同的來源中,多為異構體的混合物。消旋體存在于香紫蘇油、茉莉油中,或是化學合成的芳樟醇中;左旋體s-芳樟醇存在于芳樟油、黃樟油、香檸檬油、薰衣草油、玫瑰木油等精油中。
芳樟醇是重要的香料,用于花香型香精、香水、香皂和芳香工業等,是香水香精、家化產品香精及皂用香精配方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香料品種。芳樟醇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用作維生素E和異植醇的合成前體。目前以松節油合成s-芳樟醇是最主要的生產方式,但存在很多問題,如合成線路長、副產物多且無法控制、有害中間產物殘留等,嚴重影響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利用發酵法生產s-芳樟醇和其它單萜類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種可行的技術思路。萜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均來源于共同的前體——異戊二烯焦磷酸(Isopentenyl?pyrophosphate,IPP)。在釀酒酵母中,IPP是由乙酰輔酶A經過甲羥戊酸(MVA)途徑生成的。IPP可以進一步生成香葉基焦磷酸(Geranyl?pyrophosphate,GPP)和法尼基焦磷酸(Farnesyl?pyrophosphate,FPP)等異戊二烯二磷酸同系物,在特定的萜類合成酶和修飾酶作用下,最終形成種類繁多的萜類化合物。
代謝工程改造釀酒酵母生產s-芳樟醇國內未見有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產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通過改造甲羥戊酸(MVA)途徑引入來源于Actinidia?arguta的芳樟醇合成酶,達到異源高效生產s-芳樟醇的目的。
所述酵母工程菌含有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
所述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所述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克隆于PRS304。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產s-芳樟醇的基因工程菌基因工程菌的構建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具體方案為:
1)優化genebank?ID:?GQ338153合成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
2)將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與載體連接得到重組表達載體;
3)將重組表達載體轉化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后得到基因工程菌。
下面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具體描述:
質粒及基因工程菌的構建:
根據NCBI公布的s-芳樟醇合成酶序列,經密碼子優化后,進行全基因合成;將人工合成的s-芳樟醇合成酶基因克隆到整合質粒PRS304(購自德而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貨號:YV8002)構建整合表達載體;將構建好的表達質粒轉化釀酒酵母CEN.PK2-1C?(MATa;?ura3-52;?trp1-289;?leu2-3,112;?his3D?1;?MAL2-8C;?SUC2)。PCR?(F1:5’GGACTAGTATTATTCATGGCCAGCTTCAACAGG3’;?
R1:?5’CGGAATTCTATTACAGCATCTTTCGATACATC3’),?驗證陽性轉化子(含有1.9kbp條帶)。
工程菌CEN.PK2?linalool的種子培養及發酵:
種子培養基(g/L):葡萄糖20?g,1.7?g?YNB和5?g硫酸銨g,亮氨酸0.2g,組氨酸0.2g,尿嘧啶0.2g,pH5.6。在制作斜面和平板時加入20瓊脂,115?°C滅菌20?min。
發酵培養基(g/L):葡萄糖20?g,1.7?g?YNB和5?g硫酸銨g,亮氨酸0.4g,組氨酸0.4?g,尿嘧啶0.4g,pH5.6。在制作斜面和平板時加入20瓊脂,115?°C滅菌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799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株降解毒死蜱的多功能工程菌株及其構建方法
- 下一篇:移動電話保護殼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