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計算機系統復用引腳的控制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69107.X | 申請日: | 2010-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78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30 |
| 發明(設計)人: | 季海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4 | 分類號: | G06F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紅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計算機系統 引腳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系統復用引腳,尤其涉及該計算機系統復用引腳的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當前,計算機系統的復用引腳在初始化時可能會遭受該引腳作為第二功能的外來干擾,并且這些干擾將對引腳本身的電平電壓信號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導致系統初始化錯誤,降低了系統運作的可靠性。
有鑒于此,針對復用引腳在分時復用時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如何設計出一種更加穩定可靠的控制電路,是業內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復用引腳在分時復用時所產生的信號干擾,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復用引腳的控制電路。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復用引腳的控制電路,該計算機系統具有多個芯片,該控制電路包括:
一南橋芯片,具有至少一復用引腳;
至少一控制模塊,每一控制模塊包括:
一第一連接端子,電性連接至所述復用引腳;
一第二連接端子;以及
一控制端,接收一使能信號;以及
一外圍設備,所述外圍設備的一輸入/輸出接口電性連接至所述第二連接端子,
其中,當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一電平時,該外圍設備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子電性隔離,且根據所述復用引腳的電平值以判斷所述多個芯片所處的工作模式;當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二電平時,該外圍設備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子電性連接,所述復用引腳作為通用串行總線的數據輸出。
優選地,該外圍設備是一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
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進一步,所述MOSFET的源極連接至所述第一連接端子,所述MOSFET的漏極連接至所述第二連接端子,以及所述MOSFET的柵極連接至所述控制端。
在一實施例中,當所述計算機系統初始化時,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一電平。較佳地,當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一電平時,所述MOSFET處于截止狀態,并且所述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電性隔離。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所述計算機系統正常工作時,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二電平。較佳地,當所述使能信號為第二電平時,所述MOSFET處于導通狀態,并且所述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電性導通。
優選地,通過所述南橋芯片來發送所述使能信號。
采用本發明的控制電路,通過引入諸如MOSFET器件的控制模塊,開啟或關斷該復用引腳與外部線路的電性連接,從而既避免初始化復位期間對該復用引腳的電平電壓造成干擾,影響系統初始化時的模式設定,又保證在正常工作期間實現該引腳的復用功能,因此可節約系統的維護成本,提高運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后,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其中,
圖1示出依據本發明的控制電路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框圖;以及
圖2示出如圖1所示的控制電路具體應用于多個復用引腳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現有的很多集成芯片在設計各種控制或檢測功能時,為節省芯片外置的引腳數量,常常針對同一引腳在不同時刻實現不同的功能,例如,將芯片正常工作時的引腳定義為第一功能,而將引腳在特定時間期間(如初始化、復位、建立時間等)定義為第二功能。但是,在當前的電路設計過程中,并未就復用引腳進行專門的功能切換或開關控制,如此一來,復用引腳在諸如初始化時極有可能遭受到外來干擾,而這些干擾是該復用引腳作為第一功能時的連接電路,從而導致系統對引腳本身的電平電壓產生誤判斷,造成系統初始化不成功,降低了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服務器為例,其內部的集成芯片往往具有多個輸入輸出端口,以及多個內置的標志位。為了節省芯片的引腳數目,這些內置標志位通常與某些輸入輸出端口共享同一引腳。例如,在服務器系統的初始化過程中,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或者上電驅動程序需要判斷南橋芯片中某些引腳的電平電壓(高電平或低電平)狀態,并根據相應的電平狀態來設置芯片或系統的若干工作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系統的初始化過程完成后,這些引腳又復用作其他功能(也稱為第二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691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