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學殺雄劑誘導棉花雄性不育的雜交棉種子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61307.0 | 申請日: | 2010-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124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鄒芳剛;史偉;何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科騰棉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3/04;A01N57/20;A01N43/58;A01N41/04;A01N37/10;A01N37/02;A01P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盧亞麗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化學 殺雄劑 誘導 棉花 雄性不育 雜交 種子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棉花種子生產方法,適用于棉花生產上以利用陸地棉種內品種間雜種(F1代)優勢為目的的雜交棉種子生產。
背景技術
棉屬內有陸地棉、海島棉、亞洲棉和草棉四個栽培種。目前我國棉花生產上應用的棉種,除新疆南部有海島棉外,其余均為陸地棉。近十年來,我國棉花生產上以利用陸地棉種內品種間雜種(F1代)優勢為目的的雜交棉面積迅速擴大,由1999年占全國棉田面積的10.9%,發展到2008年的45%,尤其是以育苗移栽為主要種植方式的長江流域棉區,雜交棉面積占棉田面積80%以上。以直播為主要種植方式的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棉區,雜交棉面積亦呈較快發展態勢。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雜交棉種植國。國內98%以上的雜交棉種子生產是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這一方法通過手工逐花去雄、逐花授粉,不僅費時費工,而且種子生產成本高,導致商品種子價格偏高,一般價格在120~140元/kg,而常規品種商品種子價格在8~9元/kg,這已成為制約雜交棉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發明內容
本項發明針對人工去雄授粉方法存在的問題,通過化學殺雄劑誘導棉花雄蕊不育(以下簡稱“化學殺雄”),達到去雄目的,既可免去雜交棉種子生產過程中人工去雄的環節,又能實現殺雄徹底,生產的種子質量符合農業部“雜交棉種子質量標準”,對降低降低種子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推動我國雜交棉可持續發展有積極意義。
發明人利用現有多種作物化學殺雄劑的不同配方在棉花上進行了反復試驗后發現:(1)同一棉花品種對不同化學殺雄劑的反應是不同的;不同棉花品種對同一化學殺雄劑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這意味著棉花品種(系)與化學殺雄劑之間存在專一性,利用現有化學殺雄劑能找到殺雄效果徹底且穩定的棉花品種(系)。(2)化學殺雄效果是可遺傳的,受一對基因控制,屬質量性狀遺傳,故采用回交方法,可將控制化學殺雄效果的基因轉育到所需生產雜交棉種子的母本(或符合雜種優勢利用目標的品種、品系)中,從而減少藥劑篩選的時間和工本。
本發明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化學殺雄劑誘導棉花雄性不育的雜交棉種子生產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篩選殺雄徹底且效果穩定的化學殺雄劑及其與之相對應的棉花品種或品系;將篩選出的棉花品種或品系作為可用于化學殺雄制種的棉花品種,記為品種A;與A品種相對應的化學殺雄劑命名為CH;
(2)控制化學殺雄效果的基因回交轉育:P為需要被轉育基因的品種,讓品種A與P回交4-6代;對于每一回交世代,用化學殺雄劑CH進行噴灑,從群體中選擇殺雄效果徹底且對棉株生長發育無不良影響的植株,建立株系,直至選出符合轉育目標的株系,當選株系擴繁后用于雜交棉種子生產。
本發明方法于2008年由江蘇省科騰棉業有限責任公司用于雜交棉種子生產,2008年生產種子2500kg,2009年6000kg,投入市場,生產實踐結果表明,該方法殺雄率達100%,效果穩定,所生產的種子質量符合農業部頒發的“雜交棉種子質量標準”,生產種子量(毛籽)在100kg/畝以上,種子生產成本可比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減少約30%。采用回交轉育方法已育成用于化學殺雄制種技術的新品系6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項發明優點如下:
1、技術思路具有新穎性。本項發明在充分研究分析前人有關這方面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從遺傳育種的角度而非化學殺雄新劑型研制的角度研究化學殺雄生產雜交棉種子的方法,突破了現有的“以研制新型化學殺雄劑為目標”的技術思路。此外,明確了采用回交轉育方法可將控制化學殺雄效果的基因轉育到所需生產雜交棉種子的母本(或符合雜種優勢利用目標的品種、品系)中,以節省藥劑篩選時間和工本。
2、殺雄效果好、節本省工。化學殺雄效果徹底且穩定,種子生產成本比人工去雄授粉降低約30%。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育種篩選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一)篩選殺雄徹底且效果穩定的殺雄劑及其與之相對應的棉花品種(系)
1、化學殺雄劑:本發明中使用的化學殺雄劑為曾經在棉花、水稻、小麥和蔬菜等多種作物上試驗過的,共計16種。包括:(1)二氯乙酸、(2)二氯丙酸、(3)三氯丙酸、(4)二氯異丁酸鈉、(5)三碘苯甲酸、(6)二氯乙基磷酸、(7)順丁烯二酸聯氨、(8)二氯苯氧乙酸、(9)核酸鈉、(10)二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鉀、(11)氨基磺酸、(12)對苯胺磺酸、(13)二苯胺磺酸、(14)二氯丙酸、(15)津奧啉和(16)苯噠嗪丙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科騰棉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江蘇省科騰棉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613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