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40694.X | 申請日: | 2010-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24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志達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08 | 分類號: | H01M2/08;B21C23/00;H01M2/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電池 鉛圈冷 壓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鉛酸蓄電池憑借其優良的性能價格比,在二次電池領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所有水溶液電源體系中,鉛酸蓄電池具有較高的工作電壓,較好的大電流放電性能和高低溫度放電性能,它既適合于浮充使用,又適合于起動、循環使用。因此,鉛酸蓄電池廣泛應用于備用電源、能量貯備、動力能源等領域。
鉛酸蓄電池殼體目前主要有兩種材料,一種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一種是聚丙烯。
鉛酸蓄電池的電解液是經稀釋的硫酸溶液,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鉛酸蓄電池的標準對蓄電池的密封性能有嚴格的要求。
其次,鉛酸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蓄電池內的電解液會從蓄電池內通過正負極端柱和鉛圈內的微孔和縫隙滲透到鉛圈外表面,影響外觀并容易腐蝕電源金屬連接線,造成隱患。
目前常用的密封方法有多種,但無論采用何種密封方法,除了要解決蓄電池殼體與上蓋的密封問題(這個問題已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手段),也同時須解決鉛酸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蓄電池內的電解液從蓄電池內通過正負極端柱和鉛圈內的微孔和縫隙縫滲透到鉛圈外表面的問題。
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現階段急待解決的防滲漏的根本點還是在鉛圈上,原有的鉛酸蓄電池鉛圈制造技術多采用重力澆鑄或熱擠壓工藝,由于技術上的缺陷,鉛圈密度不高,孔隙率大,鉛酸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蓄電池內的電解液會從蓄電池內通過鉛圈內的孔隙滲透到鉛圈外表面,影響外觀并容易腐蝕電源金屬連接線。
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制造技術,以及防滲液涂層技術解決了這些問題,制造的端柱密度高,孔隙率小,外表光亮,有效解決了滲酸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專利是提供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制造方法,包括防滲液涂層技術,利用該方法制成的鉛酸蓄電池鉛圈可以防止爬酸現象,且成品表面光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鉛合金材料液用手工或機械澆鑄的方法注入澆鑄模具內,制成鉛酸蓄電池鉛圈胚件;
(2)待胚件完全冷卻后,用冷壓的方法將鉛胚件擠壓成型;冷壓時鉛材料是完全冷卻的固體狀態,而非液體狀態。
本方案將鉛圈胚件在完全冷卻的固態狀態下通過冷壓設備和模具進行冷壓;從而加大鉛酸蓄電池鉛極柱密度;改善現有技術中鉛酸蓄電池鉛圈制造多采用重力澆鑄或熱擠壓工藝,使得鉛圈密度不高,空隙率大的缺點。克服此缺點,使得原來的蓄電池內的電解液從蓄電池內通過鉛圈內的孔隙滲透到端柱外表面,導致影響外觀并容易腐蝕電源金屬連接線的現象不再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鉛酸蓄電池鉛圈冷壓制造方法,按以下步驟實施,制造出鉛酸蓄電池鉛圈;
(1)將鉛合金材料液用手工或機械澆鑄的方法注入澆鑄模具內,制成鉛酸蓄電池鉛圈胚件;
(2)待胚件完全冷卻后,用冷壓的方法將鉛胚件擠壓成型;冷壓時鉛材料是完全冷卻的固體狀態,而非液體狀態;
將用冷壓方式制好的鉛酸蓄電池鉛圈用于蓄電池上,在與蓄電池結合的時候,在鉛圈與蓄電池上蓋塑料結合部位涂有防滲層。使得原來的蓄電池內的電解液從蓄電池內通過鉛圈內的孔隙滲透到端柱外表面,導致影響外觀并容易腐蝕電源金屬連接線的現象不再發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志達電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志達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4069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