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及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35404.2 | 申請日: | 201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99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巖田淳;坂本埃米庫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01N51/00 | 分類號: | A01N51/00;A01N37/3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齊宏;高旭軼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虱科 昆蟲 控制 組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飛虱科昆蟲(Delphacidae?insect)控制組合物及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已知煙堿乙酰膽堿(nicotinic?acetylcholine)受體激動劑對飛虱科昆蟲具有控制效果(參見例如JP-A?3-157308,JP-A?2001-072678,和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1994,42,2917-2921頁)。然而,仍然需要對飛虱科昆蟲具有更高控制效果的控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對飛虱科昆蟲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以及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
發明人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通過組合使用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clothianidin)、吡蟲啉(imidacloprid)和噻蟲嗪(thiamethoxam)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N-(2-ethylhexyl)-5-norbornene-2,3-dicarboximide)來提高對飛虱科昆蟲的控制活性。由此實現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
[1]一種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作為活性成分;
[2]根據[1]所述的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其中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的重量比在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為1/0.1到1/10000的范圍內;
[3]一種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包含向飛虱科昆蟲或者飛虱科昆蟲的棲息地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
[4]根據[3]所述的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其中飛虱科昆蟲為褐飛虱(Nilaparvata?lugens);
[5]根據[3]所述的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其中飛虱科昆蟲的棲息地為稻田(paddy?field);
[6]一種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其包括向稻田水下施用(submerged?application)有效量的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
[7]一種飛虱科昆蟲控制方法,其包括向稻田水下施用有效量的含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的顆粒或液體組合物;和
[8]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吡蟲啉和噻蟲嗪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用于控制飛虱科昆蟲的用途。
本發明的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對飛虱科昆蟲具有優良的控制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選自噻蟲胺(在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1)”)、吡蟲啉(在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2)”)和噻蟲嗪(在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3)”)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在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Ⅰ”),和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在下文中,有時稱為“化合物Ⅱ”)作為活性成分。
噻蟲胺可例如根據JP-A?3-157308中所述的方法制備。
吡蟲啉可例如根據JP-A?61-267575中所述的方法制備。
噻蟲嗪可例如根據JP-A?6-183918中所述的方法制備。
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是稱為MGK264的化合物。N-(2-乙基己基)-5-降冰片烯-2,3-二甲酰亞胺通常被用作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化學品或有機磷(organic?phosphorous)化學品的增效劑(synergist)。
在本發明的飛虱科昆蟲控制組合物中,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重量比(化合物Ⅰ/化合物Ⅱ)通常為1/0.01到1/100,000,優選1/0.1到1/10,000,但是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的重量比不受特別地限制,只要組合物的良好的控制效果沒有損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354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