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柴油機用機油濾清器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26412.0 | 申請日: | 2010-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3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肖亨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03 | 分類號: | F01M11/03;B01D36/02;F01M5/00;F01M1/16;F01P3/0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8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柴油機 機油 濾清 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柴油機機油濾清器部件,具體屬于發動機潤滑和冷卻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部分柴油機為除去機油中的雜質,保證柴油機穩定可靠地運轉,增加柴油機各運動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均在柴油機上加裝機油濾清器對機油進行濾清。
???目前,比較典型的機油濾清器部有兩種,第一種是采用200420075295.0專利技術的機油濾清器部件,其優點是:在濾油器油路中增加了一個旁通油路,實現了雙油路泄油,解決了機油壓力過高和濾芯爆裂的問題,保證機油壓力的恒定。但該濾清器只有一個濾芯,且只能進行單級過濾,因此過濾效率不是很高,該濾清器部件也很難滿足增壓發動機的需要。第二種是采用200720093582.8專利技術的冷卻器與濾清器結合裝置,該裝置的優點在于:結構比較緊湊,裝有三個濾芯,可以進行兩級過濾,因此過濾效率比較高,但是該裝置的缺點是:濾清器座和冷卻器蓋集成為一體,不便于日后的維修和保養。濾清器座上未設置旁通油路,因此機油壓力穩定性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便于日后維修和保養,既能夠有效地過濾掉機油中的雜質和避免發動機油路中的故障,又能合理地控制柴油機機油壓力、機油溫度和時時控制活塞的冷卻的模塊化的柴油機機油濾清器部件。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柴油機機油濾清器部件包括機濾器座、一個增壓濾濾芯、兩個機油濾清器芯,特征是:所述機濾器座上設置有油溫控制閥、限壓閥、活塞冷卻控制閥、活塞冷卻開口閥、第一安全閥和第二安全閥,且油溫控制閥位于濾清前主油道與機油進口之間的機濾器座的油溫控制閥的閥腔內,限壓閥位于與濾清前主油道相通和卸壓回油口相通的機濾器座上的限壓閥的閥腔內,活塞冷卻控制閥位于與活塞冷卻開口閥的閥腔相通和第二出油口相通的機濾器座上的活塞冷卻控制閥的閥腔內,活塞冷卻開口閥位于與濾清后主油道相通和活塞冷卻控制閥的閥腔相通的機濾器座上的活塞冷卻開口閥的閥腔內,第一安全閥位于與增壓器旁桶油道相通和濾清后主油道相通的機濾器座上的第一安全閥的閥腔內,第二安全閥位于與濾清前主油道相通和濾清后主油道相通的機濾器座上的第二安全閥的閥腔內,兩個機油濾清器芯通過兩個機油濾清器芯連接螺套與機濾器座連接在一起,一個增壓濾濾芯通過一個增壓濾濾芯連接螺套與機濾器座連接在一起,且整個機油濾清器部件通過螺栓安裝在柴油機機體上。
所述的兩個機油濾清器芯為一級細濾器芯,增壓濾濾芯為二級精濾器濾芯,且兩只機油濾清器芯與一只增壓濾濾芯之間串聯連接。
所述的機濾器座上設有濾清前主油道和濾清后主油道,且在濾清前主油道上設有第一機油壓力傳感器安裝口,濾清后主油道上設有第二機油壓力傳感器安裝口。
所述的機濾器座與機體結合面上設有機油進口、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卸壓回油口,且機油進油口與油溫控制閥和機油冷卻器進油道相通,第一出油口與濾清后主油道相通,第二出油口與活塞冷卻控制閥的閥腔相通,卸壓回油口與限壓閥的閥腔相通。
所述的機濾器座上方兩側分別設有與機油冷卻器相聯接的出油口法蘭和進油口法蘭。
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濾清器部件使柴油機中的部分油道布置在機油濾清器座上,這樣大大簡化了機體內的油道布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便于日后維修和保養,不但能夠有效地過濾掉機油中的雜質和避免發動機油路中的故障,而且能合理地控制柴油機機油壓力、機油溫度和保證活塞得到良好的冷卻,時時監控濾清前和濾清后的機油壓力,發現油路異常能及時進行修復。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機油濾清器部件外形結構圖。
附圖2為本發明機油濾清器部件A-A剖視圖。
附圖3為本發明機油濾清器部件A向向視圖。
附圖4為本發明機濾器座主視圖。
附圖5為本發明機濾器座俯視圖。
附圖6為本發明機濾器座R-R剖視圖。
附圖7為本發明機濾器座S-S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發明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開普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264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