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態油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24643.8 | 申請日: | 2010-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2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平;常厚春;馬革;陳燕芳;曾劍飛;劉安慶;許浩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迪森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1/00 | 分類號: | C10L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76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生物質能源。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類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3種。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地球上這3種能源供人類開采的年限分別只有35年、50年和240年左右。因此,開發新能源已成關系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生物質能是由植物與太陽能的光合作用而貯存于植物中的太陽能。據估計,植物每年貯存的能量相當于世界主要燃料消耗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其總量的1%。通過生物質能轉換技術,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質能源,生產各種清潔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
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在致力于開發高效、無污染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以達到保護礦產資源,保障能源安全,實現CO2減排,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將成為未來能源重要組成部分,專家估計到2015年全球總能耗將有40%來自生物質能源,主要通過生物質能發電和生物質液體燃料的產業化發展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油,籍以代替傳統能源,緩解能源危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生態油,其化學組分為:乙酸、丙酮、1,6-脫水-β-D-吡喃葡萄糖、1,4-二惡烷-2,5-二醇、1-羥基-2-丙酮、甲醇、鄰苯二酚、1-乙酰氧基-2-丁酮、甲酸、2(5H)-呋喃酮、甲酸乙酸酐、糠醛、2-甲氧基-4-甲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2-甲氧基苯酚、1,3,5-三氧六環、3-甲基-3-(1-乙氧基乙氧基)-1-丁烯、3-甲基-1,3-環戊二酮、四氫-8a-甲基-4H,5H-吡喃[4,3-d]-1,3-二氧己、香草醛。
進一步地,其化學組分還包含有:2,6-二甲氧基苯酚、3-甲氧基-1,2-苯二酚、D-甘露糖、氧代丙酸乙醋、1,2-乙二醇單乙酯、1,2,3-三甲氧基5-甲苯、4-羥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4-羥基-3-甲氧基苯基)-乙酮、丙酸、1,2,4-三甲氧基苯、1-(4-羥基-3-甲氧基苯基)-2-丙酮、4-甲基-1,2-苯二酚。
更進一步地,其化學組分還包含有:1,4∶3,6-二脫水-α-D-吡喃葡萄糖、4-羥基-3-甲氧基-苯乙酸、5-羥甲基-2-糠醛、戊醛、2-甲氧基-3-(2-烯丙基)-苯酚、甲氧基丁子香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1-(4-羥基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酮、2-戊酮、3-丁氧基-2-甲基-1-丁烯、碳酸異丙烯酯、己酸異丙酯、2-羥基丙酸。
具體地,所述各種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乙酸19.47~21.57%、丙酮11.49~13.49%、1,6-脫水-β-D-吡喃葡萄糖8.97~10.97%、1,4-二惡烷-2,5-二醇6.87~8.97%、1-羥基-2-丙酮6.87~8.87%、甲醇5.58~7.78%、鄰苯二酚1.54~3.54%、1-乙酰氧基-2-丁酮1.33~、3.33%、甲酸1.20~3.15%、2(5H)-呋喃酮1.08~3.08%、甲酸乙酸酐0.66~2.66%、糠醛0.61~2.60%、2-甲氧基-4-甲基-苯酚0.60~2.60%、β-D-吡喃葡萄糖0.56~2.56%、2-甲氧基苯酚0.53~2.33%、1,3,5-三氧六環0.10~2.13%、3-甲基-3-(1-乙氧基乙氧基)-1-丁烯0.07~2.02%、3-甲基-1,3-環戊二酮0.04~2.04%、四氫-8a-甲基-4H,5H-吡喃[4,3-d]-1,3-二氧己0.02~1.82%、香草醛0.01~2.01%;
2,6-二甲氧基苯酚0.48~1.53%、3-甲氧基-1,2-苯二酚0.51~1.51%、D-甘露糖0.35~1.36%、氧代丙酸乙醋0.24~1.24%、1,2-乙二醇單乙酯0.17~1.17%、1,2,3-三甲氧基5-甲苯0.10~1.11%、4-羥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0.09~1.09%、1-(4-羥基-3-甲氧基苯基)-乙酮0.08~1.09%、丙酸0.07~1.11%、1,2,4-三甲氧基苯0.05~1.06%、1-(4-羥基-3-甲氧基苯基)-2-丙酮0.03~1.02%、4-甲基-1,2-苯二酚0.02~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迪森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迪森熱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246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