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療用管和采用該醫療用管的導管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523003.5 | 申請日: | 2010-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490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幡野芳雄;熊井淑子;丹羽慎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療 采用 導管 | ||
本申請基于2009年10月29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2009-249422,在此將該申請的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側面具有孔的醫療用管和采用該醫療用管的導管。
背景技術
以往,插入血管、消化道和尿道等管狀器官或體內組織來使用的導管等醫療用設備包括醫療用管,該醫療用管具有金屬制的編織件,該編織件介于由樹脂構成的內側樹脂層和外側樹脂層之間。這種醫療用管例如用于以心臟的導引導管為代表的導管。而且,由于這種醫療用管在手術時需要確保血液流動等,所以在上述醫療用管的側面上具有一個或多個孔(以下稱為側孔)(例如參照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7-328123號和國際申請說明書日文譯本特表2005-531388號)。
在上述醫療用管上設置有側孔的情況下,流經側孔內的血液作為血栓附著在側孔的內周表面上,因此,有時導致側孔的實際直徑變小。在這種狀態下,當利用導管等進行手術時,有時不能充分地確保血液流動。
為了防止發生這種問題,可以考慮的方法是增加側孔的數量或增大孔的直徑等來預先確保較大的開口面積。但是,通過這種方法來形成醫療用管會導致醫療用管結構強度降低,從而成為導致采用該醫療用管的導管等發生彎折(折斷、破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療用管,該醫療用管通過使血栓難以附著在側孔上,能夠維持必要且足夠的側孔的開口面積,并且能夠防止采用具有側孔的醫療用管的導管等發生彎折。
本申請的發明人不斷地對上述課題進行研究,并著眼于構成醫療用管的編織件和血栓之間的關系。即,發現在編織件的單線從側孔的內壁露出的狀態下血液流經側孔內時,血液作為血栓容易附著在單線(特別是金屬制的單線)露出的部分上。因此本發明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上述課題。
本發明方式(1)提供一種醫療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側樹脂層,由樹脂制的筒狀件構成,在所述筒狀件的內部具有沿所述筒狀件長度方向延伸的管腔;編織件,由配置在所述內側樹脂層外周的至少一根單線構成;外側樹脂層,覆蓋所述編織件的外周;以及至少一個側孔,所述側孔貫通所述外側樹脂層和所述內側樹脂層,且與所述管腔連通,位于所述側孔周圍的所述編織件的所述單線被樹脂制的保護樹脂部覆蓋。
本發明方式(2)的醫療用管是在方式(1)所述醫療用管的基礎上,位于所述側孔周圍的所述編織件的所述單線配置成離開所述側孔的內周表面。
本發明方式(3)的醫療用管是在方式(1)所述醫療用管的基礎上,位于所述側孔周圍的所述編織件的所述單線與位于所述側孔周圍以外的所述編織件的所述單線形狀不同,以離開所述側孔的內周表面。
本發明方式(4)的醫療用管是在方式(1)所述醫療用管的基礎上,所述保護樹脂部由朝向所述內側樹脂層一側延伸出的所述外側樹脂層形成。
本發明方式(5)的醫療用管是在方式(1)所述醫療用管的基礎上,在所述編織件的被所述側孔貫通的部分上,相鄰的所述單線的間隔距離比所述側孔的開口部的最大距離小。
本發明方式(6)提供一種導管,其特征在于,其管狀的導管主體采用方式(1)~(5)所述的醫療用管。
根據本發明方式(1)的醫療用管,保護樹脂部覆蓋編織件的單線。因此,編織件的單線不會從側孔的內周表面露出。由于防止了血栓附著在側孔內的單線上,所以可以防止側孔的開口面積在手術過程中變小。由此,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可以利用側孔可靠地確保血液流動。
此外,由于可以防止血栓附著在側孔上,所以不需要預先考慮血栓的附著程度,而將側孔的開口面積設定成較大,或者增加側孔的數量。因此,可以盡可能地防止醫療用管的形成有側孔的部分結構強度降低。而且,即使在編織件上形成側孔,也可以盡可能地防止醫療用管結構強度降低。因此,可以減少形成側孔時所受到的限制,例如要選擇不存在編織件的部分來形成側孔等。
此外,保護樹脂部覆蓋側孔周圍的編織件的單線。因此,即使醫療用管彎曲,也可以防止發生由于單線從側孔內伸出而損傷血管內部等意外危險。
在本發明方式(2)中,通過將編織件的單線配置成離開側孔的內周表面,可以容易地得到上述方式(1)的效果。由于通過電解研磨等來溶解除去編織件的單線的一部分,所以容易形成這種結構。
在本發明方式(3)中,通過使編織件的單線變形成與位于側孔周圍以外的編織件的單線形狀不同,以離開側孔的內周表面,所以容易得到上述方式(1)的效果。這種結構不切斷編織件的單線。因此,可以盡可能地防止形成側孔的部分結構強度降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未經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2300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