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播種機圓盤式開溝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13077.0 | 申請日: | 201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477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偉華;吳德華;吳群華;楊國會;吳若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淮豐現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7/00 | 分類號: | A01C7/00;A01C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302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播種機 圓盤 式開溝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播種機上的開溝器,具體地說是播種機上的一種圓盤式開溝器。
背景技術
圓盤式開溝器是播種機上常見的一種開溝器。現有圓盤式開溝器主要由開溝圓盤與支架彈性鉸接構成,通過這種彈性的鉸接,使得開溝圓盤在工作中行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時可上下浮動。現有的圓盤式開溝器安裝在播種機上只能上下浮動,不能轉動,當播種機需要在田間轉彎時,先需要停機,然后由人工操作播種機上的升降機構將播種機升起,否則,很容易導致開溝器損壞。可見現有的圓盤式開溝器在使用中,存在著使用不方便、影響工作效率的欠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播種機圓盤式開溝器,該圓盤式開溝器安裝在播種機上,即可上下浮動,又可在外力的推動下轉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播種機圓盤式開溝器,安裝架的下部彈性的鉸接有開溝圓盤,安裝架包括有轉軸、支架和具有軸套的支座,轉軸的下端與支架連接,轉軸的底部具有突出的臺階,臺階上端面的輪廓為波浪形,轉軸上裝有的套筒落座在臺階上,套筒下端面的輪廓與臺階上端面的輪廓相吻合,轉軸和套筒裝于軸套中,轉軸的上部具有螺紋段,轉軸伸出軸套的上端部裝有墊片和螺母,軸套內設有彈簧,彈簧套在轉軸上且其兩端分別與套筒及墊片抵靠,開溝圓盤與支架彈性的鉸接。
由上述方案可見,本發明提供的播種機圓盤式開溝器由于其開溝圓盤與支架彈性的鉸接,當它在隨播種機在工作中直線行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時可上下浮動,且它在直線行走時,在軸套內的彈簧作用下,套筒與轉軸上的臺階保持全面抵觸;當播種機在田間轉彎時,在不抬起播種機、開溝圓盤與地面保持接觸的狀態下,地面對開溝圓盤的側向作用力會對轉軸產生一個扭矩,在該扭矩的作用下,轉軸上的臺階會克服彈簧的壓力推動套筒向上移動,進而完成轉軸連同開溝圓盤的轉動,由此,在播種機轉彎過程中,通過開溝圓盤的轉動,緩解了地面對開溝圓盤的側向作用力,使開溝圓盤順利的隨播種機完成轉彎。另外,轉彎完成后,在彈簧的作用下,套筒與轉軸上的臺階可再恢復保持全面抵觸狀態,確保開溝圓盤恢復至正確的工作位置。
本發明結構合理、可靠、使用壽命長,它安裝在播種機上,在播種機轉彎時,不需要抬起,進而可免去停機、抬起的操作過程,提高播種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1的A-A剖視圖;
圖3圖2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參見圖1、圖2、圖3
本發明提供的播種機圓盤式開溝器所具有的安裝架包括有轉軸10、支架3和具有軸套8a的支座8,支座8用于與播種機聯接。轉軸10的下端與支架3連接為一體,轉軸10的底部具有突出的臺階10a,臺階10a上端面的輪廓為波浪形,轉軸10上裝有的套筒14落座在臺階10a上,套筒14下端面的輪廓與臺階10a上端面的輪廓相吻合,轉軸10和套筒14裝于軸套8a中,轉軸10的上部具有螺紋段,轉軸10伸出軸套8a的上端部裝有墊片9和螺母11,軸套8a內設有彈簧13,彈簧13套在轉軸10上且其兩端分別與套筒14及墊片9抵靠,開溝圓盤1與支架3彈性的鉸接。
參見圖1
安裝架的下部彈性的鉸接開溝圓盤的方式為:開溝圓盤1與一橫梁2的前部固定,橫梁2的后部與支架3的下部鉸接,橫梁2的后部還與一導桿4的一端鉸接,導桿4穿過支架3,導桿4上套有彈簧5,導桿4的上部裝有螺母7和擋圈6,彈簧5的兩端分別與擋圈6及支架3抵靠。
參見圖1、圖2
為避免套筒14在上下移動中發生轉動,在軸套8a的兩側開有通槽8b,套筒14的兩側固定有柱銷12,柱銷12穿過通槽8b。
結合圖1、圖2、圖3可見,在開溝圓盤受到側向作用力時,該作用力會對轉軸10產生一個扭矩,在該扭矩的作用下,轉軸上的臺階10a會克服彈簧13的壓力推動套筒14向上移動,轉軸10連同開溝圓盤1轉動;當該側向作用力取消時,在彈簧13的作用下,套筒14向下移動,轉軸10連同開溝圓盤1回轉至初始位置,套筒14與轉軸10上的臺階10a恢復保持全面抵觸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淮豐現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淮豐現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130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茶薪菇優質高產栽培方法
- 下一篇:沉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