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11529.1 | 申請日: | 201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532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雄鷹;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黑木耳 桐子 林間 野生 栽培 方法 | ||
1.一種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配制的培養料經裝袋、滅菌、接種制作菌棒的步驟,發菌的步驟和耳床露地袋栽的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菌棒的步驟所配制的培養料以培養料總重量計由30%~75%的小桐子枝條粉、15%~50%的雜木屑或棉子殼或木糖醇渣、8%~30%的麥麩或米糠、0.05%~1%的磷酸二氫鉀、0.2%~5%的石膏粉、0.2%~5%的生石灰組成;所述露地袋栽步驟的耳床設于小桐子林間空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制作所采用的培養料以培養料總重量計由40%~65%的小桐子枝條粉、20%~40%的雜木屑或棉子殼或木糖醇渣、10%~20%的麥麩或米糠、0.1%~1%的磷酸二氫鉀、0.5%~3%的石膏粉、0.5%~3%的生石灰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制作所采用的培養料以培養料總重量計由55%的小桐子枝條粉、26%的木糖醇渣、15%的麥麩、0.5%的磷酸二氫鉀、2%的石膏粉、1.5%的生石灰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所述培養料前,所述小桐子枝條粉經過生物脫毒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床為以成行的小桐子樹為中心向兩側各取0.6~0.8米的地塊做成的露天耳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露地袋栽前先用生石灰再用草木灰對所述耳床床面進行消毒并在床面鋪設地膜,露地袋栽時發菌好的菌棒擺于所述地膜上。
7.根據權利要求1、2、3或6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發菌步驟之后露地袋栽步驟之前還包括菌絲修復步驟,所述菌絲修復在菌絲修復區進行,通過逐步調整所述修復區的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與小桐子林間露地袋栽環境的溫度和空氣相對溫度相接近使發菌步驟發出的菌絲逐步適應小桐子林間露地袋栽環境。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黑木耳在小桐子林間仿野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天所述菌絲修復區溫度調整的幅度為1℃~2℃、空氣相對濕度調整的幅度為3%~5%,菌絲修復的時間不少于七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1152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船舶排煙進行堿法脫硫的裝置
- 下一篇:順逆氣沖霧化脫硫除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