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持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506927.4 | 申請日: | 201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82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信志;莊益誠;胡智凱;劉怡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5/03 | 分類號: | H05K5/03;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持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滑蓋式的手持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今資訊科技的發達,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容易從電子裝置取得所需的資訊。另一方面,憑借工藝技術水準的提高,各類型手持電子裝置莫不朝向輕薄短小的趨勢發展,也因為具有便于隨身攜帶的特性與優勢,使得大眾普遍接受并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上。
為使手持電子裝置方便攜帶并符合不同的喜好與需求,其外型在設計上,除了傳統的直立式手機之外,另有掀蓋式、旋蓋式及滑蓋式等形式。就滑蓋式的手持電子裝置而言,其上下機體相疊并可相對滑動,以呈現展開與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狀態。
傳統的滑蓋式的手持電子裝置會在上下兩機體之間配置連動機構,使上下兩機體在收合狀態與展開狀態間轉換。然而,由于連動機構內含彈性件或連桿等元件,因此不利于手持電子裝置的輕量化與薄型化。此外,過于復雜的連動機構容易損壞而影響手持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且會增加手持電子裝置的制作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持電子裝置,通過簡單的滑動機構來使上下機體相對滑動,并穩定地呈現展開與收合等不同的操作狀態。
為具體描述本發明的內容,在此提出一種手持電子裝置,其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一滑塊以及一定位件。第一機體具有一承載面。第二機體堆疊于第一機體的承載面上。第二機體的一底面面向第一機體的承載面,且底面設有一滑槽。滑塊固定于第一機體的承載面上,且滑塊滑設于滑槽內。定位件設置于滑塊上并且承靠滑槽內壁,且滑槽內壁具有多個定位凹孔。定位凹孔分別位于定位件的移動路徑的多個位置上,以在所述多個位置上與定位件相互干涉。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前述滑槽的開口內縮,以將滑塊限位于滑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第二機體具有一滑架。滑架包括一框體以及一限位頂壁。限位頂壁平行于底面設置,而框體連接第二機體的底面與限位頂壁,以在限位頂壁與底面之間定義出滑槽。限位頂壁具有一條狀開口,且條狀開口的寬度小于滑槽的寬度。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滑塊包括一頭部以及一頸部。頭部滑設于滑槽內,而頸部連接頭部與第一機體并且滑設于條狀開口內。條狀開口的寬度小于頭部的寬度,以將頭部限位于滑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定位凹孔位于第二機體的底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滑塊具有一容置孔,而定位件活動地設置于容置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定位件包括一頂銷以及一彈性件。頂銷滑設于容置孔,而彈性件位于容置孔內,并且承靠于頂銷與容置孔的底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頂銷例如是呈球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彈性件例如是一壓縮彈簧(compressed spring)。
基于上述,本發明通過滑槽與滑塊使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之間緊密配合,并可相對滑動,以在收合狀態與展開狀態間轉換。本發明的由滑槽與滑塊構成的滑動機構相較于其他傳統設計來說較為簡單,可降低制作成本,且有利于手持電子裝置整體外型的薄化。此外,定位件承靠滑槽內壁,可以使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在相對移動的過程中不會發生松動或搖晃,以提高手持電子裝置的操作穩定度。另外,通過定位件與滑槽內的定位凹孔的配合,可使手持電子裝置在各種特定的操作狀態,如收合狀態或展開狀態下,呈現穩定的定位效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與圖1B為本發明的一種手持電子裝置的操作示意圖;
圖2為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手持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3為圖2的手持電子裝置的滑動機構的放大圖;
圖4為圖2的手持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手持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0a:承載面
112:滑塊
112a:頭部
112b:頸部
112c:容置孔
120:第二機體
120a:底面
122:滑槽
122a:定位凹孔
130:滑架
132:框體
134:限位頂壁
134a:條狀開口
140:定位件
142:頂銷
144:彈性件
180:顯示熒幕
190:鍵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5069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具嵌件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站節能控制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