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10300715.0 | 申請日: | 2010-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479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曉東;楊莉;鄧盾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1B9/02 | 分類號: | C11B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維邦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69 | 代理人: | 黃莉 |
| 地址: | 51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百里 香精油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百里香精油主要成份是百里酚和香芹酚。百里香精油的主要功能有抗菌、消炎、防腐,起主要作用的也是百里酚和香芹酚,可廣泛運用在醫(yī)療、美容、烹飪及食品等領域。人們利用百里香精油的歷史悠久,埃及人用來防腐尸體,羅馬人用來抗菌,希臘人用來幫助消化,地中海人用來治療呼吸困難及頑強的皮膚病等等,我國西部人民早已有用百里香除去牛羊肉膻氣的傳統(tǒng)。隨著對百里香研究的不斷深入,百里香精油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潛力,其潛在應用價值體現(xiàn)于對霉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刺激白細胞增殖、強化神經、活化腦細胞、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也能提振低落的情緒、筋疲力竭的感覺、以及挫敗的沮喪感等。
目前,生產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方法是有機合成法,這種方法雖然操作簡單,但是極易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從百里香中提取成本較大而且很難得到較純的百里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低,生產周期較短,從百里香中提取百里香精油成本低,且百里酚純度較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包括:
通過百里香種子發(fā)芽得到百里香無菌苗;
將百里香無菌苗切成帶有腋芽的莖段;
將所述莖段接種于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中,得到不定芽;
將所述不定芽切成小段;
將所述小段接入增殖培養(yǎng)基中,得到所述百里香組培苗;
去除所述百里香組培苗表面的水分;
對去除水分后的百里香組培苗利用有機溶劑進行萃取,得到萃取混合物;
從所述萃取混合物中揮發(fā)掉所述有機溶劑;
對所述揮發(fā)處理后的萃取混合物采用有機系濾膜過濾,得到百里香精油。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提供一種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對通過種子獲得的百里香無菌苗進行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增殖培養(yǎng)后獲得的百里香組培苗,然后去除百里香組培苗表面的水分,并對去除水分后的百里香組培苗利用有機溶劑進行萃取,得到萃取混合物,以及從所述萃取混合物中揮發(fā)掉所述有機溶劑,對所述揮發(fā)處理后的萃取混合物采用有機系濾膜過濾,得到百里香精油。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低,生產周期較短,從百里香中提取百里香精油成本低,且百里酚純度較高。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實生苗百里香精油的氣質聯(lián)用圖;
圖3是組培苗百里香精油的氣質聯(lián)用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百里香精油生產方法,其主要采用如下步驟進行:
101,通過百里香種子發(fā)芽得到百里香無菌苗,具體地,要獲得百里香無菌苗,可將百里香種子發(fā)芽得到,取適量種子置于75%乙醇消毒30s,無菌水沖洗1次,再用0.1%HgCl或者活性氯含量為8-9%的NaClO消毒3min,無菌水沖洗5次,消毒后的種子接種于適宜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為混合有1/2MS、20g/L的蔗糖和6g/L的瓊脂的第一培養(yǎng)基中,并置于25℃溫度、12h/12h光照條件下進行發(fā)芽,百里香種子2-3天后即得到所述百里香無菌苗,其中1/2MS為將MS培養(yǎng)基中大量元素減半而其他成分不變得到,MS培養(yǎng)基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培養(yǎng)基,由兩位科學家Miller和Skoog設計的,現(xiàn)在大家公認其為MS培養(yǎng)基;
102,通過對百里香無菌苗的離體培養(yǎng),獲得百里香組培苗,可通過如下兩個步驟獲得:
第一步驟:從上述培養(yǎng)6周左右獲得的生長健康的百里香無菌苗中,選取一部分百里香無菌苗,將其切成3cm左右且?guī)в幸秆康那o段,將莖段接種于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中,4-6周后可得到大量不定芽,其中,每瓶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中設置有3個外植體,每個外植體對應一個莖段,不定芽誘導培養(yǎng)基具體為混合有MS、0.23-2.0mg/L的6-芐基腺嘌呤、0.25-1.0mg/L的吲哚乙酸、30g/L的蔗糖和6g/L的瓊脂的第二培養(yǎng)基,優(yōu)選地,第二培養(yǎng)基采用混合有MS、0.25mg/L的6-芐基腺嘌呤、0.25mg/L的吲哚乙酸、30g/L的蔗糖和6g/L的瓊脂的培養(yǎng)基,或者為混合有MS、0.25mg/L的6-芐基腺嘌呤、0.5mg/L的吲哚乙酸、30g/L的蔗糖和6g/L的瓊脂的培養(yǎng)基,誘導效果最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未經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300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