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泥循環混凝沉淀廢水處理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300618.1 | 申請日: | 2010-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67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劉乃瑞;單巧麗;郭志強;潘新建;呼延念超;李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5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鮑燕平 |
| 地址: | 710018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循環 沉淀 廢水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工藝,特別是一種污泥循環混凝沉淀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混凝沉淀法是水處理的基本操作單元,是目前國內外普遍用來提高水質的既經濟又簡單的方法,在廢水處理工程中經常用到,依靠投加混凝劑不但可以去除水中細小懸浮顆粒、而且能夠去除色度、油分、微生物、氮和磷等營養物質、重金屬以及有機物等。混凝劑分為助凝劑、凝聚劑和絮凝劑三大類,助凝劑只要指pH調節劑、氧化劑、活化硅膠;凝聚劑主要為無機鹽電解質,包括鐵鹽FeCl3、Fe2(SO4)3及聚合硫酸鐵、聚合硫酸鋁鐵,或是鋁鹽ALCl3、堿式氯化鋁、聚合鋁等;絮凝劑為有一定長度的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包括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三大類。
現有的混凝沉淀法分“投藥混合→反應→澄清→出水及排泥”五個步驟。該法的操作程序是,向來水中加入混凝劑和絮凝劑,經混合后進入反應器反應,水中的懸浮顆粒在凝聚劑的作用下形成小礬花,再在絮凝劑的作用下形成大礬花,在沉降罐(池)底形成污泥,污水得到凈化。實踐證明在廢水處理工程中,由于此工藝加藥量不能及時調整,出水水質受來水水質影響波動大,尤其是工業污水處理;排泥含水率高、排泥量大,污泥濃度0.5%~1.5%,需配套后續污泥濃縮池才能將污泥濃度提高到4%~6%,污泥體積縮減至原來的12%~25%。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視水質特性確定是否投加助凝劑及助凝劑的類型的一種污泥循環混凝沉淀廢水處理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污泥循環混凝沉淀廢水處理工藝,其步驟是:
1)在沉降罐或沉降池自上而下垂直固定有中央混合反應器,沉降沉降罐或沉降池內水流豎向布置,中央混合反應器上端封閉,下端敞口,其中水流自上而下流動,沉降罐或沉降池內水流自下而上,沉降罐或沉降池上方溢流出水,底部出泥;
2)在沉降罐或沉降池的上端進水管線有助凝劑、凝聚劑加入口,助凝劑和凝聚劑與進水管線的水混合渦流進入中央混合反應器上部,使助凝劑和凝聚劑與水充分混合并發生反應形成小礬花;
3)在沉降罐或沉降池的中段有高分子有機絮凝劑的絮凝劑投加口,高分子有機絮凝劑通過絮凝劑投加口進入中央混合反應器中部,使小礬花在絮凝劑的吸附、架橋和網捕作用下形成大礬花,隨后在沉降罐或沉降池下部的污泥斗沉降形成污泥沉淀;
4)在污泥斗底部通過排泥管向兩個方向伸向沉降罐或沉降池的外部至濃縮污泥排放口,一個方向的濃縮污泥排放口通過連接閥門將濃縮污泥排出;另一個方向的濃縮污泥排放口通過連接閥門和污泥循環泵將部分濃縮污泥回到沉降罐或沉降池中段的污泥回流口重新進入中央混合反應器中部,進一步利用污泥絮體的網捕及吸附作用凈化水;
5)凈化水從沉降罐或沉降池上部連續溢流排出;污泥連續或定時排出。
所述的污泥回流口在絮凝劑投加口下方。
所述的污泥沉淀高度需控制在沉降罐或沉降池底部污泥層高度高于中央混合反應器下部出口,而低于污泥回流口。
所述的污泥循環泵可選擇氣動隔膜泵或電動隔膜泵或螺桿泵等容積泵。
所述的助凝劑包括pH調節劑、氧化劑、活化硅膠。
所述的凝聚劑是鐵鹽FeCl3、Fe2(SO4)3及聚合硫酸鐵、聚合硫酸鋁鐵,或是鋁鹽ALCl3、堿式氯化鋁、聚合鋁。
所述的高分子有機絮凝劑是天然合成絮凝劑。
所述的鐵鹽或鋁鹽的加入量為鐵鹽或鋁鹽在所述水中的重量濃度達到20~1200PPM,所述的高分子有機絮凝劑的加入量是高分子有機絮凝劑在所述水中的重量濃度達到1~10PPM。
本發明方法利用絮凝沉降污泥本身具有的吸附、網捕效果,使污泥回流循環,既起到凈化污水的作用,同時使污泥得到濃縮;與現有技術相比工藝簡單,減少藥劑投加量,降低運行成本;污泥經過循環濃縮,含水率大幅度降低,省去常規工藝污水處理工藝后續污泥濃縮工段,簡化工藝、節省投資;出水水質穩定,受進水水質波動影響小,尤其適合處理工業廢水。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方法的工藝示意圖。
圖中:1、進水管線;2、助凝劑;3、沉降罐或沉降池;4、中央混合反應器;5、絮凝劑投加口;6、污泥回流口;7、污泥循環泵;8、污泥斗;9、排泥管;10、出水口;11、濃縮污泥排放口;12、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西安長慶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3006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Fenton氧化和微波催化相結合的廢水處理方法
- 下一篇:自動等距伸縮掛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