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010300245.8 | 申請日: | 201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732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齊學文;馬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齊學文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7/0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專利事務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皮膚 瘙癢 口服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性皮損而自覺瘙癢的皮膚病,中醫稱“癢風”,“風瘙癢”。皮膚瘙癢發病的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含水量減少皮膚彈性減退,皮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膚干燥,萎縮,外受風、濕、熱、蟲侵蝕或是精神緊張、服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多種因素導致全身或是局部發癢。
皮膚瘙癢還與某些系統性疾病如內臟腫瘤、糖尿病、尿毒癥、肝膽疾病、血液病、甲狀腺疾病、變應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習慣性便秘、月經不調、妊娠及精神焦慮,神經性疾病等有關。文獻報道:20%~50%阻塞性黃疸患者有瘙癢,其瘙癢劇烈程度有時與皮膚中膽鹽濃度平行;尿毒癥患者也常見全身性難以忍受的瘙癢,可能與某些代謝失衡有關。3%~47%全身性瘙癢患者發現存在內臟腫瘤。研究發現:很多癌癥病人在發病之前的很長時間里就有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甚至有人在查出患癌病之前1?年因不明原因瘙癢,靠服用撲爾敏來緩解皮膚瘙癢癥狀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癌病人都有發現皮膚瘙癢,但以肝癌病人較多見。并且皮膚瘙癢的表現也不同,有的出疹子,類似于結節瘙癢;有的類似于神經性皮炎,皮膚出現苔蘚樣濕疹樣病變等等;對于已確診的癌癥患者出現的皮膚瘙癢,通常人們不會把皮膚瘙癢和可怕的癌癥相聯系,甚至根本就沒有想到二者之間會有關聯。
目前醫學界還沒有完全搞清它們之間的關系。以至于病人長期處在痛苦的瘙癢狀態。或靠長期依賴吃抗過敏藥或是激素類藥物緩解瘙癢的狀態。治療成本高,具有依賴性,長期使用還對人體產生很多毒副作用,嚴重的影響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本低,治療皮膚瘙癢效果好,見效快,療程短,適用于治療因腫瘤引起的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
本發明所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組成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10-30、紫草10-30、土茯苓10-30、苦參5-15、茜草10-20、荊芥10-20、蟬衣5-20、牛蒡子10-20、赤芍10-30、白芍10-30。上述組成按比例粉碎,煎煮成湯劑,口服。
本發明選用毒副作用小的中藥復合用藥,互為輔佐,通過涼血解毒,除濕殺蟲,疏風解癢,能在短期內解決皮膚瘙癢,且不宜復發。本發明的優點是:配伍簡單、原料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在常溫下保存。治療皮膚瘙癢效果好,特別適用于治療因腫瘤引起的皮膚瘙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發明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其原料組成及重量配比為:白茅根10-30、紫草10-30、土茯苓10-30、苦參5-15、茜草10-20、荊芥10-20、蟬衣5-20、牛蒡子10-20、赤芍10-30、白芍10-30。上述組成按比例粉碎,煎煮成湯劑,一天一副,分兩次口服。使用7天到10天,治療病人86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
本發明優化的原料重量配比為:白茅根10-20、紫草15-25、土茯苓10-20、苦參10-15、茜草15-20、荊芥15-20、蟬衣10-20、牛蒡子10-15、赤芍10-20、白芍15-25。
本發明中藥組成中白茅根、紫草、白芍、赤芍起涼血、止血、清熱、利尿、解毒、活血的作用。土茯苓、苦參起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殺蟲的作用。荊芥、蟬蛻、牛蒡子起發表、祛風、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的作用。諸藥相許為伍,互為輔佐,通過涼血解毒,除濕殺蟲,疏風解癢,使體內濕熱風毒外透,涼血活血使氣血凝滯通暢。在較短的時間內解除腫瘤患者的皮膚瘙癢,且不宜復發。原料成本低,治療皮膚瘙癢效果好,特別適用于治療因腫瘤引起的皮膚瘙癢。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現,本發明不但對癌癥患者的皮膚瘙癢有明顯的療效,還對結節性瘙癢、玫瑰糠疹各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實施例1: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口服中藥,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克):白茅根10、紫草25、土茯苓15、苦參15、茜草10、荊芥20、蟬衣5、牛蒡子10、赤芍10、白芍30。用法及療效為:上述組成按比例粉碎,煎煮成湯劑,一天一副,分兩次口服。口服7天到10天,治療病人21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有一腫瘤患者皮膚瘙癢,按本實施例方案治療瘙癢,僅僅治療了10天,就痊愈了,以后多年再沒有復發。按此治療不但對癌癥患者的皮膚瘙癢有明顯的療效,還對結節性瘙癢、玫瑰糠疹各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瘙癢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齊學文,未經齊學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3002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起重工技能培訓教具
- 下一篇:一種電氣工程用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