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提高烤煙施氮肥效的一次性供氮施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010297119.1 | 申請日: | 201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0078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勝光;王軍;陳能場;詹振壽;謝玉華;呂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C2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潘偉健 |
| 地址: | 51065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烤煙 氮肥 一次性 施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烤煙種植的施肥方法,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能提高烤煙施氮肥效的一次性供氮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氮是影響烤煙品質產量的敏感元素,在當前烤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吸煙和健康又日益受到關注的條件下,強化烤煙氮素養分管理是提高烤煙產質量的重要方法。在廣東等南方高溫多雨煙區,以基肥氮為主的傳統供氮模式與伸根-團棵期烤煙氮需要量較少的規律不吻合,極易導致肥料氮的流失,加大施肥量是確保不同生育期烤煙有相對充足氮營養的主要技術手段。因此,廣東等南方煙區均存在氮肥施用量高,肥料氮利用率較低的實際生產技術問題,造成土壤大量Ca、Mg等鹽基離子的交換與淋失,土壤養分保蓄功能下降。過量供氮還導致中前期煙株長勢過旺,下部葉不能正常成熟,中、上部葉片過大、過厚,煙堿含量過高,對烤煙的產質量極為不利。在氮素流失嚴重的條件下,即使施足基肥也需在烤煙團棵-旺長-圓頂期多次追肥才能平衡煙株氮營養,煙田施氮管理技術復雜且受氣候因素影響很大,不僅徒增種煙成本,還存在難以準確把握烤煙適度的供氮基追比和供氮量的技術問題。因此,開發一套簡便可靠的烤煙一次性高效供氮技術方法,是廣東等南方高溫多雨煙區烤煙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當前烤煙生產普遍面臨的突出技術瓶頸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開發出一種適用于廣東等南方高溫多雨煙區,能提高烤煙施氮肥效的一次性供氮施肥方法。
我們利用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中的氮素在土壤中釋放速率和有效性的不同,在降低無機肥料施氮總量條件下,同步提高硝酸鉀形態氮和有機肥料的氮比例,并結合烤煙伸根-團棵期的煙壟覆膜-壟溝排水保氮技術措施,開發出高硝態氮、高有機肥料氮比例的基肥一次性減氮優化配方施肥技術。此施肥方法在基本不抑制烤煙氮吸收利用及不明顯降低烤煙產量和產值的條件下,大幅度提高了烤煙的氮肥利用率和氮素農學利用率,從而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能提高烤煙施氮肥效的一次性供氮施肥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的步驟:
(1)用有機肥料腐熟餅肥和腐熟豬糞,無機肥料硝酸鉀,含N?13%、P2O5?9%、K2O?14%的烤煙專用復合肥和過磷酸鈣配制成基肥,在烤煙移栽當天均勻穴施,用膜下移栽方式移栽烤煙,并用雙色塑料膜封蓋煙壟;在烤煙生育期間,煙壟壟溝需和排水溝相連,平均壟高35~40cm;所述基肥的氮總量以質量分數100%計,其中有機肥料的氮總量為55%~60%,余量為無機肥料的氮總量;所述的有機肥料的氮總量以質量分數100%計,其中餅肥形態的氮為40%~45%,余量為豬糞形態的氮;所述無機肥料的氮總量按當地基肥和追肥無機肥料的氮總量減少45%~55%,以質量分數100%計,其中硝酸鉀形態氮為55%~63%,余量為所述13-9-14烤煙專用復合肥的氮;
(2)在烤煙伸根-團棵期,當煙葉完全封蓋煙壟打塘植煙施肥部位,烤煙外圍滴水線在穴施基肥部位之外時,揭膜、進行小培土,用無機肥料硫酸鉀以淋施方式進行第一次追肥;烤煙移栽后40~45天進行大培土和第二次追肥,打頂后進行第三次追肥,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所用的無機肥料,以及施用量和施肥方法均同第一次追肥;
步驟(1)和步驟(2)所述的基肥和追肥中P2O5總量和K2O總量分別按當地施用習慣確定。
所述無機肥料的氮總量,在廣東南雄煙區一般每畝3.24~3.96kg,所述的基肥和追肥中的P2O5總量和K2O總量,一般每畝P2O5是6~9kg,每畝K2O用量是15~20kg,不足的P2O5和K2O可在基肥中施用過磷酸鈣和追肥中施用硫酸鉀補足,所用的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均可從市場購買,所述的腐熟餅肥可以是花生餅肥、芝麻餅肥等市場上有的腐熟餅肥。
步驟(2)中所述的揭膜、小培土和第一次追肥在烤煙移栽后25~35天進行,第三次追肥在烤煙移栽后60~65天進行,三次追肥的淋施其水肥質量比可以是1∶10~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未經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102971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馬氏珠母貝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核島無縫鋼管用鋼及其生產方法





